小学美术_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小学美术_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学课件设计(精选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方古典建筑 以石材为主。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 纪念性。 实用性 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杰作――应县木塔 该塔位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建成200多年后即遭受大地震,连续7天余震,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屹立不动。。 天津蓟县独乐寺:经历28次地震不倒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8级以上强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幸存,观音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房屋倒塌不少,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 中国建筑自上古三代,到春秋战国、秦汉,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到两宋、辽、金,直至元明清,数千年一脉相承;而西方建筑则起源于地中海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文化与其后的迈锡尼文化,此后沿着希腊建筑、罗马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罗马风建筑、哥德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折衷主义建筑,直到19世纪末的新建筑与20世纪的现代建筑,呈现了多样变化的特征。与中国建筑所具有的连续性发展特征相比较,西方建筑表现了在风格上的跳跃性发展与变化。   一般来说,中国建筑以木构为主;而西方建筑更倾向于砖石结构。中国建筑的主流是为人建造的宫殿与住宅;西方建筑的主流是为神建造的教堂与修道院。中国建筑以平面铺展的由单层建筑组成的院落型空间为特征;西方建筑更注重向带有地下室的多层楼房发展。中国建筑注重适中的体量与宜人的尺度;西方建筑更强调具有纪念性特质的高耸的形体与巨大空敞的室内空间。西方建筑在造型上体现了几何化的倾向,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分解成各种几何形体;中国建筑更倾向于对自然曲线的追求,在艺术上追求「离方遁圆」,建筑的屋脊、屋檐,及室内外的诸多装饰,都用非几何性的曲线来表现。因此,西方建筑具有某种精神的张力与理性的逻辑;中国建筑则更富于艺术的幻想与象征的意义。  木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主流。凡是建造在地面以上的建筑物,无论是宫殿、寺庙、祠坛、园林,或是陵寝建筑;;也不管是官式建筑,还是民间祠堂与住宅,几乎都是用木结构建造的。即使在明代砖石结构大规模兴起以后,主要的生活、礼祀、寺庙性建筑,仍然是以木结构为主。古代中国人习惯用木结构,与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在远古时代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有关,如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已经出现了木构榫卯 的干栏式建筑,就是一例。此外,春秋战国以来渐渐形成了阴阳五行思想。木为五行之一,居于东方,代表春天与生命,因而使「木」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五行中的土与木,都是与人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且这两种物质在阴阳的属性上,都是较为温和而中性,因此,人们建造自己居住的房屋,运用五行中的「土」与「木」,作为建筑材料,也是恰当而合理的选择。   木材质感温和,生长期快速,是一种比较容易取得、加工制作,兼可以再生的建筑材料。历史上一些朝代的政府,规定每家每户必须种植一些树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保证每家每户都有建造房屋的木料来源。   木结构的易加工性,使中国建筑的建造较西方建筑要快捷一些,雕刻和装饰也比较容易。这也是中国建筑往往只需要几年就可以建造成功,而有些西方建筑的建造,却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原因之一。不过,木结构建筑易受风雨侵蚀,在潮湿地区的木柱容易朽损,木构屋顶及檐部需要定期更换,木材表面也必须经过防腐性的油漆彩画的装饰处理。这些是中国木构建筑的主要不足。 传统中国建筑的空间组群一般可分两种形态:一种是对称而规则的形态,如宫殿、住宅、寺庙与陵寝建筑;另一种是自由布置的,如古典园林建筑。   对称布置形式一般沿一条中轴线布置庭院,在中轴线两侧,有时还会出现若干次要的轴线,如北京紫禁城内除布置前三宫和后三殿的中轴线外,在前部的左右又有文华、武英两殿形成的次轴线。紫禁城后部的次轴线则随着建筑密度的加大而增多。如后三宫两侧的东西十二宫,每一组宫殿都有自己的轴线。   从组群方式看,最常见的是四合院形式。所谓四合院,是由正房、两厢与倒座构成的一个院落,四座单体建筑布置在院落的四个方向。院落的入口,一般布置在东南的巽 位。在主要供客人居住的倒座房与正房及两厢间,常会布置一个廊子,通过垂花门联系。有时,在正房旁设耳房,在正房后设后座楼,或布置更深一进的院落。除了北京著名的四合院外,一些地方性建筑如浙江民居、云南民居也用了四合院形式,但平面要紧凑得多,院落四周房屋相连,檐宇相接,大致围合成一个或若干个天井,这显然是四合院的变体。住宅式四合院一般有檐廊联系,而寺庙的四合院,则用一正殿,两配殿,前置山门,左右配置钟鼓楼,后设藏经楼的伽蓝七堂的制度,也是四合院落的一种形式。   在中国建筑中也有用三合院的形式,即用一座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