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儒道互补——国学之根基
韩秉方
儒家学说主阳刚,强调入世干政 ;道家学说主阴柔,强调逸世无为,以柔克刚。这两者
一阴一阳,一柔一刚,似乎是对立的,其实是互补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嘛!而且,据记
载,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曾西行入周向道家祖师老子请教问礼。两家还都共同尊奉众经之源
《易经》为经典。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
全一致的。儒家讲“和合” 、“保合” 、“中和” 、“太和” ,孔子讲“合而不同” 。道家也讲
“致中和,守静笃”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虽多遵奉儒家为“正统” ,但在经过大动乱和改朝换代、
新王朝奠立以后,其开国之君大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采纳道家“无为而治”的办法,
遵从“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家治国理政之教导。如经过战争动乱后建立起来的西汉王
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一直遵循“黄老之道” ,行“南面之术” ,与民休息,很快
就达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的目的,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 。此后,在隋末战乱后建立
起来的唐朝,又遵法李氏祖先老子之道, 有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开创了盛唐伟业。
儒学、道学不仅是治国平天下之道,更是历代的士人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之源泉。众
所周知,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大都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即:士子们
若能“学而优则仕”谋得一官半职,则入仕干政,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实现其“致
君尧舜上”的理想,为天下人谋福祉。一旦仕途失意,或进身无门,则往往到道家那里找
安慰,回归自然,即走上所谓的“独善其身”之路。前者典型是痴心于“致君尧舜上”的
“诗圣”杜甫,而后者当属“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诗仙”李白。回顾我国古代知识分子
的沧桑历史,到处都可寻觅到这两种类型的影子。
而且,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
进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汉代,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起初,确曾因我国囿于“夷夏之
辨”一度显得孑立。但经过一番与儒、道的碰撞、辩驳、演变、磨合,外来的佛教渐渐中
国化,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和,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
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 。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
关键在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坚强的“胃” ,
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佛教。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
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旧途径” 。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
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把“国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
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的补充,儒家难撑国学这台戏,儒、道两家,
还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稳立牢。
(节选自《读书》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儒家鼻祖孔子曾向道家祖师老子问礼,都奉《易经》为经典,所以两家学说得以互
补。
B. 儒、道两家主张虽然各有偏重,多有不同,但是都讲“合而不同” ,都讲和则生万
物。
我国古代读书人的人生轨迹多为杜甫般的“独善其身”和李白类的“兼济天下”两类。
儒道互补是“国学”的根基,儒、道、佛三足鼎立才能使“国学这台戏”站稳立牢。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文章引用了名句、诗文等,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文章阐述汉代及隋唐佛教的情况,为儒学、道学是开放性的这一观点提供了例证。
文章把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比喻成“胃” ,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恢宏独特性。
文章针对儒道学说,先简介其异同,接着论述其互补与兼容性,最后得出结论。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如果仅遵奉儒家的治国之道,就可能没有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
如果中华原创文化缺少包容性,不能让佛教中国化,就可能没有儒、道、佛合一。
道家主阴柔,儒家主阳刚,两者一阴一阳,一柔一刚,看似对立,实则相得益彰。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其实,这是有重大偏颇的。
1.D(A 项强加因果,二者并没有因果关系。 B 项“都讲‘合而不同’都讲和则生万物”错,
孔子讲“合而不同” , 道家讲和则生万物。 C 项对象错误,应将杜甫与李白互换)
2.C( “形象地论述了它们的恢宏独特性”错 , 是论述它们的博大的包容性,能把域外文化
消化吸收)
3.D( “我们一般习惯于把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称为‘国学’ ”错,原文是“而那种把‘国
学’只看做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 ”并未说一般习惯
这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21版).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鲁科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2024.docx
- 非谓语动词练习题.docx VIP
- 人音版 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 课件(共2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完整).doc VIP
- 一年级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doc VIP
- 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卷C及答案.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