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芦笋的栽培管理技术 _农科论文
农科论文
原文作者:戴素英
专家简介:
戴素英,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蔬菜领域科技服务首席专家。 现任河北省农林 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芦笋研究中心主任, 兼任河北省蔬菜学会理事、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 心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河北省农业技术协会专家顾问团专家、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 研究生导师。 精通蔬菜温室大棚及露地等高效优质无公害栽培及育种技术。 主持完成多项国 家、省部、厅院各级各类研究及推广课题,选育出黄瓜、砧木、芸豆、豇豆等十几项蔬菜新 品种。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12 项,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发表科技论文 50 余篇; 出版著作 9 本。
芦笋又名石刁柏、 龙须菜等。 芦笋属于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也就是说和葱
蒜类是一个大家族。 根据这一特点, 芦笋在栽培上应注意避免与葱蒜类连作。 芦笋供人食用
部分是幼嫩的茎芽。早春嫩茎破土而生,形似芦茎,状如笋,因而得名芦笋。芦笋的嫩茎出 土,犹如石刁,茎枝长出像侧柏一样的叶子,又称石刁柏。芦笋有雄雌株之分,生产上雄株 产量高。 芦笋是世界珍贵的高档名菜, 也是一种高效益经济作物, 它营养丰富, 具有“一减” 即减肥,“二抗”即抗癌、抗肿瘤, “三降”即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医疗保健功效,可 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一、绿芦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绿芦笋是适应性很强的作物,地理纬度在 20?60度的范围内均可种植。但只有在适宜
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实现高产质优,因此,要调节好土壤、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环境条 件,以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温度条件
温度对绿芦笋生育、 品质及产量影响很大。绿芦笋既耐寒又抗热, 适应性很强。从热带 到寒带均能生长,但绿芦笋最适宜在温带栽培。嫩茎在 10 C开始抽发,10?30C的条件下
均可生长,适宜温度为 15?25 C, 5C和35C是嫩茎生长的临界最低和最高温度。
土壤条件
绿芦笋根系发达, 属深根性作物, 根系吸收和贮藏的养分能供第二年形成嫩茎。 根系发 育良好,储藏的同化物多,第二年嫩茎产量才会高。根系的发育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因 此土壤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芦笋的品质和产量, 所以种植上应避开水田和粘重土壤。 选择土 壤通透性好、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种植,丘陵和沙漠 地也可以种植。 绿芦笋在我国从海南到北方的东北、内蒙古、 新疆等省都有种植, 而且生长 良好。 在土壤 pH5.5?8 的范围内均可种植绿芦笋, 但忌强酸强碱土壤。 绿芦笋耐盐性较好, 在含盐量不超过 0.35%的中轻盐碱地不需采取特殊措施即可正常生长, 而且品质良好。 0.35%
以上的中重盐碱地通过压盐抑盐等措施,也可正常生长。绿芦笋适宜在盐碱地区开发种植。
水分条件
绿芦笋真叶退化为拟叶,呈针状,茎叶表面有一层蜡质,蒸腾量小,因此耐旱能力强。 绿芦笋根系庞大,储水量大,遇旱能自行调节。最适宜的田间持水量在 20%?30%左右,低
于 16%时需及时浇水。绿芦笋怕涝,土壤持水量过大、地下水位过高、雨后积水或空气湿度 过大时,易导致病害发生,造成根系腐烂,植株死亡。
营养条件
绿芦笋为多年生蔬菜, 合理施肥是保证绿芦笋持续高产的关键之一。 绿芦笋喜肥, 氮磷 钾和有机肥尤为重要。 氮肥能促进叶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 增强光合作用能力, 缺氮时会 使植株矮小, 生长缓慢; 磷可促进根系的发育和拟叶的形成; 钾能促进拟叶的光合作用和同 化物质向储藏根输送,使根系发达, 缺钾时在老枝、拟叶尖端出现退绿症状;加重施有机肥 可以显著提高芦笋的品质, 并且要及时追肥, 追肥以氮磷钾为主, 注意增施钾肥和补充铁锌 铜锰等微肥。 [ 论文网 ]
5.光照条件
绿芦笋是喜光作物, 地上部茎叶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 这样有利于同化产物的制造和 积累, 光照不足会影响绿芦笋的生长发育。因此, 绿芦笋应种植在无遮阴的地方, 定植密度 不宜过大,不能进行间作,以利植株的旺盛生长。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 16?25C之间。
二、 绿芦笋的栽培方式
绿芦笋可露地栽培, 也可采用保护地栽培。 目前绿芦笋大面积生产主要是采用露地种植, 利用棚室保护地可四季栽培, 实现周年供应。 绿芦笋种植技术并不难, 但要掌握绿芦笋的生 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以及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需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获得优质高产。 科学的管理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选择优良品种,因为绿芦笋是一次种植连续收获 8? 10
年的经济作物, 如果品种选择不正确,将会影响多年的产量和效益;二是要求精细管理,只 有保障精细管理才能延长生长年限, 提高产量、 品质和效益。 而粗放管理往往因为病虫害严 重,而缩短生长年限,降低产量、品质和效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地长蝽科成虫臭腺表皮及腹部毛点毛细微结构研究(半翅目).pdf VIP
- 2021-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上海专用)解析版.pdf VIP
- 干细胞疗法对关节纤维化性骨化的治疗潜力.pptx VIP
- 干细胞移植治疗关节创伤疼痛.pptx VIP
- 食材配送售后客户投诉处理.docx VIP
- HGE系列电梯安装调试手册(ELS05系统SW00004269,A.4 ).docx VIP
- 电子版一儿一女离婚协议书(3篇).docx VIP
- GB51043-2014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docx VIP
- MIDAS-单梁式钢钢混桥建模助手(钢桥)操作例题.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