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平正义案例展示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 《维护社会公平》
授课教师: 闫彩香(北京市第十五中学,中学高级)
?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合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理解成长的社会环境,提升生活适合水平。”和“承担社会责任”部分“理解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和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准确理解和理解社会矛盾,理解正义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社会规则,能辨别正义与非正义行为,有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学习本节课内容,对增强中学生公平意识、培养追求公平正义感,无论对其当前的学习和生活来说,还是对将来个人以及国家、民族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长远意义。
【学情分析】
随着对学生年龄和学识增长,初三学生对追求公平具有强烈要求,他们渴望注重身边实际和热点新闻,在教学中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实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持续提升,有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教学中针对教学案例层层设疑,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了不同梯度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水平。
【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公平、为什么要追求社会公平、公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教学难点】
我们在追求公平的路上。
【教学方法】
情景讲授式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的重要性,坚定追求社会公平信念。在生活中树立平等意识,培养追求社会公平的精神。
水平目标: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水平,体会追求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知识目标:掌握公平、社会公平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说课】
对于这节课设计的思考,源于课堂中学生所做的新闻播报与述评,所涉及内容既包括“我爸是李刚”,也包括著名歌唱家未成年的儿子驾豪车多次违章,并在某小区殴打他人等新闻介绍。在同学实行新闻播报后,很多同学的评论显得义愤填膺,对社会媒体等所报道传播的“官二代”、“星二代”等特权行为产生极大的愤慨,甚至有的同学觉得应该对这样的人处以重典。看到同学的反应,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引导学生们理解社会公平,引导他们学会客观、辨证和积极地心态的看待社会现象,尤其是一些负面消息。同时还要考虑到德育课程应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于是我结合同学们身边的事例,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出发,设计了《维护社会公平》这节课,下面,我就汇报一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及教材内容:
本课设计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积极适合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部分:“理解成长的社会环境,提升生活适合水平。”和“承担社会责任”部分“理解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教材内容:
结合课标和教材,我在本课中设计了三个内容:
1 .社会公平及内容
2 .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因
3 .在维护社会公平的路上我们所做的努力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纵向来看,《维护社会公平》所在的单元《坚持正义 维护公平》是九年级的第四单元,旨在通过本单元告诉学生: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们的共同生活离不开相互合作,而合作需要公平,公平呼唤正义。正如总理所讲“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对于面临中考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横向来看, 《维护社会公平》是第 13 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后面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学生情况分析
随着对学生年龄和学识增长,初三学生对追求公平具有强烈要求,他们渴望注重身边实际和热点新闻,在教学中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实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初三学生认知水平持续提升,有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教学中针对教学案例层层设疑,根据不同学生设置了不同梯度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水平。
(三)理论依据
1 .教育理论:依据“坚持准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
2 .建构基础: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3 .教学原则: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和导向原则、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原则。
依据学生的情况、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制定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公平的重要性,坚定追求社会公平信念。在生活中树立平等意识,培养追求社会公平的精神。
(二)水平目标: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水平,体会追求社会公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知识目标:掌握公平、社会公平的含义,理解为什么要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难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003-20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doc VIP
- 三年级上册劳动人民版雏菊盆景迎重阳教学设计.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英语2024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清单(记忆版).pdf
- 2025年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低空空域风切变灾害预警与飞行安全协同控制体系研究.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汽车检测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力士乐样本1-液压泵和马达.pdf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学期.pptx VIP
- 学堂在线 人工智能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