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萜类和挥发油(1).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案 课次 1 授课方式 (请打2) 理论课口 讨论课口 实验课口 习题课口 其他口 课时 3 安排 3 授课题目: 第六章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概述 第一节帖类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第三节帖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帖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 2、 掌握帖类化合物的性质。 3、 熟悉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 帖类化合物的定义、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 2、 帖类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 帖类化合物的性质和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第六章萜类和挥发油 第一节 概述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1、定义:凡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的化合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异戊二烯(C 5单位)2、分类依据 异戊二烯(C 5单位) 2、分类依据 1-薄荷 多媒体 讲解 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 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行分类。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分类 碳原子数 通式?H) n 存在形式与分布 半萜 5 n = =1 植物叶 单萜 10 n = =2 挥发油 倍半萜 15 n = =3 挥发油 二萜 20 n = =4 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二倍半萜 25 n = =5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二萜 30 n = =6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四萜 40 n = =8 植物胡萝卜素 二、萜类的生源学说 (一) 经验的异戊二烯法贝 U( empirical isopre ne rule ) 认为自然界存在的萜类化合物都是由异戊二烯衍变而来的,是异戊二 烯的聚合体或衍生物。并以是否符合异戊二烯法则做为判断是否为萜类化 合物。 (二) 生源的异戊二烯法贝 U( bioge netic isopre ne rule ) 萜类化合物是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的一类化合物。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DAPP和焦磷酸异戊烯酯(IPP)是生物体内真正 的异戊烯基单位 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甲戊二羟酸途径: CO 2 H2O 葡萄糖代谢 1 T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 T 丙酮酸 1 T 乙酰辅酶A —| 萜类 * ―—甲羟戊酸一 甾类 丙二酸单酰辅酶A—1 ?胡萝卜素类 hv /叶绿素 *半菇 焦磷霞异戊烯酯(IPP)(6)焦履二甲晞丙酯(DAPP)?) 焦磷酸香叶酯(GPP)(Cw) 单帖 倍半踮 焦濟异戊烯蔺(IPP)(CB 环烯醚萜的生物合成: * 7 2 2 op 焦科基香悄(GGPPKT 焦磷酸香叶基金合欢豳GFPP)?5) 第二节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及重要代表物 分类碳原子数通式(CsHQn存在形式与分布半萜5 分类 碳原子数 通式(CsHQn 存在形式与分布 半萜 5 n = 1 植物叶 单萜 10 n = 2 挥发油 倍半萜 15 n = 3 挥发油 二萜 20 n = 4 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二倍半萜 25 n = 5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二萜 30 n = 6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四萜 40 n = 8 植物胡萝卜素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多媒体 讲解 、单萜 柠檬醛 香叶醇和橙花醇互为顺反异构体。存在于玫瑰油、柠檬草油等多种植 物的挥发油中,是这些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具有玫瑰香气,是重要的香料 工业原料。 玫瑰油中含有香叶醇、橙花醇、香茅醇,柠檬草油中含有柠檬醛、香 叶醇、橙花醇。 橙花醇+[ (C6H6)2NCOCI ](二苯胺基甲酰氯)—— ” 结晶性二苯氨基甲酸酯 加入皂化,真空蒸.馏 橙花醇可与香叶醇分离 (二)环状单萜 、0HIl-薄荷醇 (薄荷脑)对皮肤和黏膜有清凉和弱的麻醉作用 亦有防腐和杀菌作用。用于镇痛、止 痒、杀菌等。d-龙脑俗称“冰片”,又称樟醇d-新薄荷醇习称辣薄荷酮 局部刺激作用,防腐作用 、0H I l-薄荷醇 (薄荷脑) 对皮肤和黏膜有清凉和弱的麻醉作用 亦有防腐和杀菌作用。用于镇痛、止 痒、杀菌等。 d-龙脑 俗称“冰片”,又称樟醇 d-新薄荷醇 习称辣薄荷酮 局部刺激作用,防腐作用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可以发汗、 兴奋、解痉、防止虫蛀、抗缺氧。 (三)卓酚酮类 卓酚酮类化合物(tropo no ides )是一类变形的单萜,它们的碳架不符 合异戊二烯定则,碳原子数符合异戊二烯聚合体的碳原子数。 卓酚酮类的特性: 1、 卓酚酮具有芳香化合物性质。 2、 具有的酚的通性,也显酸性,其酸性介于酚类和羧酸之间,即酚 卓酚 酮 羧酸。 3、 分子中的羰基类似于羧酸中羰基的性质,但不能和一般羰基试剂反应。 4、 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结晶体,并显示不同颜色,以资鉴别。如 铜络合物为绿色结晶,铁络合物显赤红色。 二、环烯醚萜 环烯醚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