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发布时间: 2009-1-24 14:16
第十章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从代宗大历年间至文宗太和年间的文学一般称为中唐文学。“安史之乱”是唐 代社会的转折点,也是唐代诗歌的转折点,简要来说,就是从浪漫主义转向了 现实主义,杜甫是这一转变的代表人物,至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则将中国诗歌 的现实主义精神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白居易之前,元结、顾况等人作为 杜甫的同道,提出了一些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作实 践,从而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第一节元结、顾况: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元结、顾况等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但据有关史料看,杜甫、 元结等人并不为时人所重,从现存的 10 种唐人选本看,杜甫诗仅被选入唐末韦 庄所编的《又玄集》。而在当时受人推重的是大历十才子以及刘长卿等人。但 这并不等于抹杀了元结等人的意义,相反,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先驱者的历史功 绩。
元结( 719—772),字次山,河南人。少不羁, 17岁方折节读书,早年科举失 意,生活贫困,曾归隐余山,天宝十二年( 753 年)中进士。“安史之乱”后 为肃宗赏识,曾为道州刺史。元结的卒年正是白居易的生年,元结的诗歌理论 对白居易很有影响。元结关怀民生疾苦,提出“上感于上,下化于下”(《系 乐府序》)的诗歌创作主张,要求诗歌能“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风之 流”(《二风诗论)。这些主张都继承了汉乐府的“缘事而发”,反映现实的 基本精神。白居易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口号,掀起了新乐府运动。
元结的创作实践了他的诗歌主张,反映民生疾苦,表达对人民的同情,有时达 到了十分深切的程度。如《系乐府》中的《贫妇词》: 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请君听其词,能不为酸嘶。所怜抱中儿,不如山下 麑。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出门望山泽,回头心复迷。何时见府主,长跪 向之啼。
写贫妇无法应付官吏的压迫,“空念庭前地,化为人吏蹊”,与杜甫的《石壕
吏》十分相像。《农臣怨》写百姓哭诉无门: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 苦。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谣颂若采之,此言 当可取。
《贼退示官》写“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井税有常期,日晏犹得 眠。忽然遭世变,数岁亲戎旃。今来典斯郡,山夷又纷然。城小贼不屠,人贫 伤可怜。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今彼征敛者, 迫之如火煎。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将家就鱼 麦,归老江湖边。
最著名的还是他在道州刺史任上所写的《舂陵行》: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 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 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邮亭传急符, 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 家,而又无生资。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所 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 持。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恶以 祸福移。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何人采国风, 吾欲献此辞。
此年道州一带的少数民族“西原蛮”起义,攻克了道州城。人民的生活本已 极其困苦,而横征暴敛更使他们雪上加霜。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表 达了作者同情人民,忧念国事的思想情感。
元结诗歌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系乐府”的名称,并采用了总序、小序等方 式叙述乐府诗的本事,采取自由的诗体,语言力求朴实。
顾况( 727—815?),字通翁,苏州人,进士出身,官至秘书郎。他的思想既 有关心民生疾苦的一面,也有传统的封建士大夫的归隐情结。他在《归山作》 中写道:“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后归吴,隐于茅山。他与元结一样,也比较关心人民的痛苦,如他遵照《诗 经》的讽喻精神所写的以四言为主的《囝》,就十分深刻地揭发了当时闽中官 吏常取闽童作阉奴的惨无人道的事实: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 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 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绝天,乃 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表现出对官吏的愤怒和对贫苦百姓的不幸的同情。再如《田家》:
带水摘禾穗,夜捣具晨炊。县帖取社长,嗔怪见官迟。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官吏对人民的压榨。
在诗歌形式上,他有意模仿汉乐府,并吸收了俚语入诗,使得诗歌显得通俗 流畅。不过,顾况的新乐府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