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古诗词赏析把酒黄昏.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上)古诗词赏析把酒黄 昏 九(上)古诗词赏析——把酒黄昏 壹、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和相 思情怀。早年,李清照过的是美满的爱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作为闺阁中的妇女,由于遭受封 建社会的种种束缚,她们的活动范围有限,生活阅历也受到重重约束,即使象李清照这样上 层知识妇女,也毫无例外。因此,相对说来,他们对爱情的要求就比壹般男子要求更高些, 体验也更细腻壹些。所以,当作者和丈夫分别之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禁不住要借惜春 悲秋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这首词,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从字面上见,作者且未直接 抒写独居的痛苦和相思之情,但这种感情于词里却无往而不于。 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 “薄雾浓云”不仅布满 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消金兽”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 的凄寂。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 “佳节又重阳” 。随之,又从 “玉枕纱厨”这样 壹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和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 境。而贯穿 “永 ”和 “壹夜”的则是 “愁” 、 “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 宛然于目。这是构成下片 “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九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于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 习。唐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 “待到重阳日,仍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 所以重九这天,词人照样要 “东篱把酒”直饮到 “黄昏后” ,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俩 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了: “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下片写 的是结果。 比喻的巧妙也是这首词广泛传诵的重要原因之壹。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 如 “人和绿杨俱瘦” (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宋程垓《摊 破江城子》), “天仍知道,和天也瘦。” (秦观《水龙吟》)等等。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 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和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 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词中仍适当地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例如,下片写菊,且以菊喻 人。但全篇却不见壹 “菊”字。 “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 了 “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又如, “把酒”二字也是如此, “酒”字之前,本来有 “菊 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 “菊花”二字。再如 “暗 香” ,这里的 “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 “黄花” ,也就是 “菊花” 。由上 可见,全词不见壹个 “菊”字,但 “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词中多此壹层转折, 吟味时多壹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壹层。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值得注意的艺术特点之壹。明茅映于《词的》中说:人们 “但知传诵 结语(指 “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于 ‘莫道不消魂’ 。”这话是很有见地的。 “莫 道”壹句,实际上能够和贺铸《青玉案》中 “试问闲愁均几许”壹句相媲美。所不同的是 “莫 道”句带有反诘和激问的成分。 元伊士珍《琅环记》有如下壹段故事: “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 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壹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 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 ‘只三句绝佳’ 。明城诘之。答曰: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不论这壹故事的可信程度如何,单从这故事的流传就足以说 明李清照的生活体验不是壹般文人所能体验得了的;他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技巧,也不是壹般 词人所能模仿得了的。词里出现的那种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闺阁美人形象,也正是这样创 造出来的。因为这壹形象是封建社会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阶层的产物。 所以,今天我们于欣赏时,主要借鉴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方法。千万不要成了 “爱上层 楼”者,到时仍要 “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愿读者诸君莫道不受用,金榜题名时,你比我高 兴。 二、晏殊《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

文档评论(0)

ma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