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对原子质量 1.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A kg,某原子质量为B 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江南大学发明的“一种具有排镉功能的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荣获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金奖.已知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为112,下列有关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镉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2 B.镉原子的质子数为64 C.镉原子的中子数为64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C +8 2 6 电子层 该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核 质子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11 2 8 +11 2 8 1 +3 2 3.离子的形成: 失去1个电子 Na+ 化合价( ) Na +1 得到2个电子 +8 2 6 +8 2 8 O2- 化合价( ) O -2 +3 2 1 失去1个电子 Li+ 化合价( ) Li +1 1.离子为什么带电?分为哪几类? 2.离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总数是怎样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 3.观察以上离子所带电荷的个数、种类,想一下各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看有何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 1.得失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 3.联系:正负相同,数值相等 区别:位置、顺序、1省不省 2.特点: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一般都是稳定结构(8个电子,如果一层是2个电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4.微粒构成物质: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①铁 ②氦气 ③氢气 ④硫磺 ⑤水⑥氧化镁⑦碳酸 ⑧氯化钠⑨氢氧化钠 ① ② ④ ③ ⑤ ⑦ ⑥ ⑧ ⑨ 由原子构成 由分子构成 由离子构成 Fe He S H2 H2O H2CO3 金属 稀有气体 固态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气体单质 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 酸 MgO NaOH NaCl 金属 氧化物 碱 盐 电解水的微观实质: 5.化学反应中的微粒变化: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酸中的H+离子和碱中的OH-结合成H2O分子 有新的微粒生成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二、物质宏观组成的思考 1.元素 定义: 相同的 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 一类 原子中中子的不确定性 C-12 C-14 6质子 6中子 6质子 8中子 2.元素符号的意义: 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H B.He C.H2 D.N 意义: 一种元素 一个原子 原子构成的物质 B 3.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 国产大飞机,在一体式涡轮发动机页片的生产过程中用到了一种物质:氧化钇。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写出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离子符号 ;(2)氮元素和铝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3)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同的元素是 ; (4)上表中第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 (5)上表中最左边一族元素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 Al3+ 质子数不同 F 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 4.化学式与化合价: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第二弹就是辣条黑色产业链 防腐剂苯甲酸 化学式:C7H6O2 * 物质构成的奥秘 道尔顿 阿伦尼乌斯 离子理论的提出者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 门捷列夫 分子、原子论的提出者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一、物质微粒性的思考 下列现象或事实,说明了微观粒子具有哪些性质? (1)分子和原子必须通过STM 放大3亿倍才能看得见。 (2)热胀冷缩。 (3)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运动的快。 (4)氯化钠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1.微观粒子的共性: 1911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 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 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 大得多的高速 运动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①大多数 α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②一小部分 α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③极少数 α 粒子被弹了回来。 据此,他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根据此实验,说明出现上述 3 个现象的原因: (1)现象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地理_巴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初中化学_《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中考推断题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中考推断题专题复习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复习第八单元海水中的化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课题2溶解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初中化学_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自然界中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2).doc
- 初中地理_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1).doc
- 初中地理_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专题复习盐化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专题复习盐化肥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化学_溶液及溶解度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