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异想天开的科幻奇葩
〔摘要〕作为上个世纪50、60年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科幻小说作家,肖建亨的科幻小说以大胆离奇的想象力而见长。《布克的奇遇》是肖建亨科幻小说的代表作,他通过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对器官移植及未来生命科学展开想象。他的创作,为当时想象力匮乏的科幻文学打开了一扇神奇瑰丽的窗口,极大地丰富了科幻文学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肖建亨;《布克的奇遇》;器官移植;纪实性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5-0107-04
肖建亨是建国以后我国科幻小说为数不多的开拓者之一,他于1930年11月18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他从童年起,就生活在苦难动荡的生活之中,3岁丧父,4岁开始为了躲避战乱,跟随母亲辗转漂泊,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得以重返故乡。此后,他开始接受教育,并考上了大学,就读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1953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北京一家电子管厂工作,后来,又辗转在苏州染丝厂、锁厂、手表厂担任技术员工作。“文革”后,他曾历任苏州市科委干部,苏州市文化局创作室专业作家,以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苏州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等等职务。1982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肖建亨的童年是在抗战的烽火中度过的,在战乱期间,他有幸阅读了梁启超翻译的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十五小豪杰》,受到很大的影响,使他对科幻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走上科幻小说创作的道路。1956年,在北京电子管厂工作期间,他因积劳成疾,回家乡休假,不料却因此被单位除名,开始了体制外生活的坎坷生涯。他靠做临时工维持多年生计,这种困窘的状况直到1979年才有所改变。正是因为有着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他笔下的人物才出现了那么多的悲欢离合,使他的科幻小说具有一种撼动人心的悲剧力量。
从1956年起,肖建亨开始发表作品,他的科幻小说处女作是科普电影文学剧本《气泡的故事》。剧本出版后,参评了“第一次全国科普电影征文奖”。幸运的是,《气泡的故事》从参赛的八千多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这是我国科幻界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获此殊荣的奖项,虽然后来又因其“题材不够重大”,而被降为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剧本也因种种原因未能投拍,但这个奖励却给了肖建亨极大的创作信心。
从此,肖建亨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他连续发表了《奇异的旅客》(1960)、《钓鱼爱好者的唱片》(1960)、《球赛如期举行》(1961)、《布克的奇遇》(1962)、《蔬菜工厂》(1962)、《奇异的机器狗》(1962)、《火星一号》(1965)、《小凡漫游“海底之光”》(1965)、《铁鼻子的秘密》(1965)等一系列科幻小说,使他在科幻界开始声誉鹊起。在此期间,他还创作了两部长篇科幻小说,可惜未能得到出版,毁于“文革”的劫难之中。“文革”结束后,肖建亨被调到苏州市文化局创作室工作,他的科幻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陆续创作了《密林虎踪》(1977)、《重返舞台》(1979)、《不睡觉的女婿》(1979)、《万能服务公司的最佳方案》(1979)、《金星人之谜》(1979)、《梦》(1979)、《搏斗》(1980)等优秀的科幻作品,作品延续了他一贯的少儿科幻创作风格,主要发表在《我们爱科学》、《少年文艺》、《少年科学》、《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前身)等刊物上。其中《密林虎踪》是肖建亨的科幻小说代表作,获得了1980年上海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梦》获中国优秀少儿文艺读物奖二等奖、江苏省建国30周年少儿文学一等奖,《肖建亨获奖科学幻想小说选》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创作奖铜奖,《影子的故事》、《布克的奇遇》还入选中等师范学校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1980年和1981年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的《沙洛姆教授的迷误》和《乔二患病记》是肖建亨对科幻文学的最突出的贡献,并因此与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并称为80年代初中国科幻界的“四大金刚”。 肖建亨的科幻作品,还被翻译介绍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在香港甚至出现了他作品的盗版,这些都说明了他的作品在海外读者中也拥有很大的市场。
《布克的奇遇》是肖建亨科幻小说的成名作,除了被选入语文教材之外,还入选了1987年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同时,它又被改编成多种连环画,甚至被改编成广播剧,在中央广播电台连续播放,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生命重塑的奇思妙想
在5、60年代的科幻界,肖建亨是最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幻作家之一。无论在题材选择上,还是在主题表达上,他的科幻作品都能够触及一些最前沿和最尖端的问题,表现出作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题材上的开拓意识。与当时流行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