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扁形动物》幻灯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吸虫纲(Trematoda) -华枝睾吸虫 主要特征: 寄生生活 合胞体皮层 合胞体:许多细胞细胞质延伸融合形成的细胞的集合体,细胞界限不清晰。 吸盘 消化系统不发达 神经和感官不发达 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 常见种类 1. 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 特征:长10-25mm;宽3-5mm, 口吸盘大于腹吸盘。寄生于人、猫、狗的肝胆管内,以上皮细胞为食 生活史: 第一中间寄主:赤豆螺、纹沼螺等 第二中间寄主:虾或鲤科鱼类 终末寄主:人、猫、狗 症状:肝腹水、侏儒症 华枝睾吸虫 终寄主 成虫 (人肝胆管中) 卵随人粪入水中 卵被沼螺吞食在螺体内孵出毛蚴 毛蚴在螺体内发育繁殖 尾蚴逸出螺体 鲤科鱼 (第二中间寄主) 人食未熟的鱼被感染 肝 卵 毛蚴 胞蚴 雷蚴 尾蚴 后囊蚴 (鱼肌肉中) 沼螺 (第一中间寄主) 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 2.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雌雄异体,长圆柱形 雄体短粗,有抱雌沟; 雌体细长。 生活史: 中间寄主:钉螺 终末寄主:人 血吸虫成虫 子宫 卵黄腺 成卵腔 输卵管 卵巢 肠 口吸盘 腹吸盘 精巢 生殖孔 肠 合抱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终寄主 成虫 卵随人粪入水中 毛蚴在螺体内发育繁殖 卵 毛蚴 母胞蚴 子胞蚴 钉螺(中间寄主) 卵在水中孵出毛蚴 尾蚴经皮肤侵入人体 尾蚴 尾蚴逸出螺体 日本血吸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吸虫。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又称日本裂体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内,引起血吸虫病,江南民间称为“大肚子病”。日本血吸虫在国外流行于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我国的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上海、福建等12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流行。在台湾省日本血吸虫只感染动物,不感染人体。 ????? 从湖北江陵西汉古尸体内检获的血吸虫卵事实,表明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存在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一般认为,人类几种主要血吸虫病中,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病情最重、防治难度最大。这是因为日本血吸虫动物宿主多;成虫寿命长;感染后的伴随免疫和治愈后的免疫力差;中间宿主钉螺不易控制等。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部位: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中间寄主:钉螺 日本血吸虫的危害 1.肝脾肿大,肝腹水 2.成人丧失劳动力 3.妇女不孕 4.儿童侏儒症 5.重症病人死亡 日本血吸虫的控制和预防 1.普查;治疗病人,消灭虫源 2.消灭钉螺 3.做好粪便;水源管理 4.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 3.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终寄主:人 寄生部位:小肠粘膜 笫一中间寄主:扁卷螺 笫二中间寄主:茭白、荸荠 生活史: 毛蚴→(扁卷螺)→胞蚴→雷蚴→尾蚴(水中)→囊蚴(茭白、荸荠等)→经口感染 (Fasciola hepatica) 4.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 寄生在羊、牛及其他食草动物和人的胆管内。 5.三代虫(Gyrodactylus) 身体扁平细长,寄生于鱼体表面及鳃,对鱼苗危害最大 三代虫病 病症:寄生于鱼体表和鳃上,导致皮肤充血,鳃丝鲜红,严重时可见体表有一层灰白色粘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异常。 防治:全池泼洒指环清或百虫清,并与高能型海因先锋配合使用。 三代虫 6.指环虫(Dactylogyrus) 身体长圆形,常危害淡水鱼类 指环虫病 是由指环虫属中许多种类引起的种寄生虫性鳃病。虫体扁平,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分叫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后端连接成环状。虫体后端有固着盘, 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成,借此固着在鱼的鳃上。指环虫是雌雄同体的卵生吸虫。在虫体的后部有一卵巢,精巢在卵巢的后面。    病症   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鳃丝全部或部分成苍白色,妨碍鱼的呼吸,有时可见大量虫体挤出鳃外。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病鱼游动缓慢,直至死亡。   流行情况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流行于春末夏初,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对鲢、鳙、草鱼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30分钟,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20克,可杀死鱼种鳃上和体表寄生的指环虫。   (2)水温20~30°C时,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池水用药0.2~0.5克,效果较好。   (3)每立方米池水用含2.5%敌百虫粉剂1~2克

文档评论(0)

WJDT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