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咬合诱导;咬合诱导定义; 咬合诱导的分类;一、牙列与咬合的生长发育Development of the Dentition and Occlusive; Ⅰ A 乳牙萌出前期 无牙期
C 乳牙咬合完成前期 乳牙萌出期
Ⅱ A 乳牙咬合完成期 乳牙列期
C 第一恒磨牙及前牙萌出开始期
Ⅲ A 第一恒磨牙萌出完成期
(恒前牙部分或全部萌出完成) 混合牙列期
B 侧方牙群替换期
C 第二恒磨牙萌出开始期
Ⅳ A 第二恒磨牙萌出完成期
C 第三恒磨牙萌出开始期
Ⅴ A 第三恒磨牙萌出完成期
A:Attained(完成) C:Commenced(开始) B:Between A and C; (一)乳牙萌出前期 (ⅠA期 无牙期)
(出生~6个月左右)
1、颌间间隙(intermaxillary space)
无牙期上下颌关系仅相当于第一乳磨牙处有接触,其余部位均无接触,故从正中观察有一间隙,称为颌间间隙。
2、下颌只有前后运动,无侧方运动。
;(二)乳牙咬合完成前期(ⅠC期);;1.乳牙列的生理间隙;;;2.牙弓的发育变化(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dental arch);;3.第二乳磨牙末端平面(terminal plane);4.乳牙切缘和平面的发育和磨耗;5.乳前牙的咬合;(四)第一恒磨牙或切牙萌出开始期(ⅡC期);1.第一恒磨牙的发育;2.第一恒磨牙的萌出;;;3.第一恒磨牙的咬合关系;4.切牙的替换方式;;(五)第一恒磨牙萌出结束及恒前 萌出期(ⅢA期);1. 尖牙间距增加;2. 牙弓向前生长;3. 磨牙间距的变化;4. 切牙向远中萌出;5. 下切牙拥挤现象;;(六)侧方牙群替换期(ⅢB期);乳恒牙侧方牙群牙冠近远中之差;;剩余间隙;1;侧方牙群的替换顺序
上颌 4-3-5
下颌 3-4-5;间隙分析;(七)第二恒磨牙萌出期(ⅢC期);;二、影响咬合发育紊乱的因素;(一)龋齿对发育的影响;;;;龋齿治疗后咬合推移; 无龋齿组咬合推移;;(二)牙齿发育异常对发育的影响;;;;;;;;;;(三)口腔不良习惯;;;;
年龄与身体的发育
(等差数列成长学说 久德.1979);
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与咬合发育阶段;咬合诱导的分期;三、乳牙早失和间隙管理;(一)间隙保持器的意义和适应症;;
儿童的年龄和牙龄
恒牙胚发育情况
牙齿萌出的先后顺序
乳牙早失的部位;;1;;;(二)间隙保持器的制作要???;
不引起邻牙龋坏或牙周粘膜组织疾病
不引起患儿口腔不良习惯和心理障碍
制作简单,容易调整、修理,不易变形
设计制作保持器应取得患儿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三)间隙保持器的种类;固定式间隙保持器;;;;;;;;;;;;;;;;;;;;;;;;;;;间隙保持后的变化 ;(四)间隙扩展装置(space regaining appliance);四、牙列发育中咬合紊乱的早期矫治;(一)前牙反;;;;前牙反合的变化;;;; 初诊时;不正咬合的变化;(二)后牙反(三)牙列拥挤和序列拔牙;
正常乳牙列发展为恒牙不正咬合的频率(例)
正常咬合 37 (48.1%)
不正咬合 40 (51.0%)
深 复 盖 8 (10.4%)
反 合 2 ( 2.6%)
拥 挤 19 (24.6%)
上颌前突 2 ( 2.6%)
牙齿离开 9 (11.7%)
;
;;小结;一、牙列与咬合的生长发育;二、影响咬合发育紊乱的因素;三、乳牙早失和间隙管理;四、牙列发育中咬合紊乱的早期矫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