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案 【篇一:现代诗歌两首教案】 课 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声情并茂地朗读和背诵。 2、能力目标: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深沉浓烈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意象的内涵。 教学关键:理解诗歌的主题及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曾经为周国平《妞妞》里可怜的小女孩而难过,她还没来得及感受人间的花草树木,还没来得及在爸爸妈妈面前撒娇,感受人间的挚爱亲情,就匆匆地告别人世。更为那个全身心爱护女儿的父亲,为那位面 对女儿的疾病却束手无策的痛苦的父爱而难过。今天,我们可以在 《也许》中再次体会到这种情感。 二、诗人简介。 三、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葬歌的语调。 四、品读诗歌。 1、诗人以 “也许 ”为题而且在行文中多处使用 “也许 ”,结合具体诗句思考 “也许 ”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1)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揣摩,不敢相信,内心痛苦的表现。 2)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更加明确了诗人的不确定性,他的猜测正是内心痛苦的体现,他无法接受女儿逝世的现实,以女儿睡 了来安慰自己。 3)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儿歌式的语言,童话般的世界,诗人宁愿相信女儿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是美好的, 能聆听自然的声音,会快乐的生活。 4)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谁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活着,尤其是自己的孩子,哪怕是苟延残喘地活着,只要活 着就好,但闻一多不这样想,现实社会是如此的污浊不堪,就像他在《死水》里写的: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这污浊的社会不要也罢,离开这样的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幸福的,侧面也反映 出诗人对这种社会的深恶痛绝。 2、除了 “也许 ”之外,诗人还用了 “不许 ”一词,这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语气强烈,不可以,禁止。体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和庇护。 3、“夜鹰 ”“蛙”“蝙蝠 ”这些事物是不美好的,诗人 “不要 ”它们去打扰女儿,但对于 “阳光 ”“清风 ”这样美好的事物为何也不许出现呢? “阳光 ”“清风 ”这些温柔的事物, “拨”和 “刷”这样轻柔的动作也有可能打扰到女儿的 “睡眠 ”,作为父亲是绝不允许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达到了极点。 4、你读这几句诗的感受是什么? 悲痛到了极点的父亲,轻轻,缓缓,有无限的悲痛,也有深沉的父爱。 五、小结。 让人心碎的字字句句,让人动容的父女深情。我们用朗读去体会这位一团火一样的诗人为人父的柔情一面。 六、作业:朗读与背诵。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徐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诗人一起《再别康桥》,走进他的内心。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附照片和图片〔幻灯展示〕)。 徐志摩( 1896 — 1931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1918 年赴美留学, 1920 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因,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 三、解题。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 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再别:指的是又一次,别而又别,体现的自然是无限眷恋。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四、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教师首先配乐背诵。) 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 提示:自古写离别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还记得哪些比较熟悉的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 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 “西天的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自然景物转移,跳出了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 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歌的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正是我们要重点赏析的。 本文在意象的选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