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的有关概念.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3.2 沉积矿床 沉积矿床 —— 在外力作用下,主要通过沉积分异作用 使有用组分富集而成的矿床。 机械沉积矿床 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可燃有机岩矿床 沉积矿床的分类 6.3.2.1 机械沉积矿床 机械沉积矿床 —— 岩石风化形成的碎屑物,在 搬运过程中,按 粒级 和 比重 大小进行 沉积分异 , 使有用成分聚集形成矿床,又称为 砂矿床 。 1. 冲积砂矿床 冲积砂矿床 —— 河流作 用形成的砂矿床。 主要形成: 金、金刚石 。 形成于流速由 快变慢 或 产生 涡流 的地方 。 1. 河床由窄变宽处。 2. 支流和主流汇合处。 3. 河床凹凸不平处。 4. 瀑布冲刷河流所形成 的凹地。 5. 河流弯曲内侧凸岸。 6. 河床由陡变缓或河流 由山区进入平原处。 冲积砂形成处 冲积砂矿床示意图 2. 海滨砂矿床 海滨砂矿床 —— 海浪和岸流的冲刷、分选和沉积, 有用矿物 在海滨富集 形成的矿床。 这种矿床沿海岸呈 带状分布 。 分选彻底,硬度大、比重大 的矿物富集成矿。 6.3.2.2 化学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蒸发沉积矿床 —— 水的盐类物质因蒸发在地表水 体中沉淀结晶而成的矿床。 形成条件:一 封闭的地理环境 (如 湖盆、潟湖、海湾 等);二 干燥的气候 ;三 盐类物质的补给 。 盐类沉积的分异规律,即按 石灰岩、白云岩 — 石膏 、 硬石膏 — 石盐 — 钾盐 — 镁盐 的顺序沉积,矿床有明显 的沉积韵律和 垂直分带 。 常见盐类矿床: 石膏、石盐、钾盐、芒硝 ( Na 2 SO 4 · 10H 2 O )、 天然碱 ( Na 2 CO 3 · 10H 2 O )、 硼砂 ( Na 2 B 4 O 7 · 10H 2 O )等。 1. 蒸发沉积矿床(蒸发盐矿床、真溶液矿床) 2.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 岩石风化所形成的 胶体 溶液 (铁、锰、铝、硅等),一部分在腐殖酸 的作用下形成稳定络合物长距离搬运入湖入海, 在 电解质中和 作用下发生沉淀, 聚集成矿 。 河北的龙烟铁矿、湖南的宁乡铁矿、湖南湘潭的锰 矿、河南巩县的铝土矿 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矿床。 3. 生物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 生物遗体堆积 或 由生物作用直接间接引起有用物质的聚集所形 成的矿床。 如 煤、石油、生物灰岩、磷块岩、硅藻土 等,都是 生物遗体堆积经一系列化学变化形成的。 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也称 可燃有机岩矿床 。 因其主要作为能源使用也称 能源矿产 。 6.5 专门了解。 6.4 变质矿床和多成因矿床 变质地区受到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形成的 矿床,统称变质矿床。 受变质矿床 变成矿床 混合岩化矿床 6.4.1 变质矿床 6.4.1.1 受变质矿床 受变质矿床 —— 原已形成的矿床,后又 受到区域变质作用改造所形成的矿床。 这类矿床主要 产于古老变质岩 中。 如 鞍山式铁矿 : 变质前 —— 沉积铁矿 ; 变质后 —— 石英磁铁矿 。 6.4.1.2 变成矿床 变成矿床 —— 原岩中 含有用矿物 组分但 未形成矿床,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这些 成分 活化、集中,重结晶 形成矿床。 含镁白云岩 白云质灰岩 菱镁矿、滑石 蛇纹石、石棉 6.4.2 多成因矿床 许多矿床是在长期的复杂过程中形成的,因此 很难用单一的成因进行解释。 成矿物质可能 多源 。 如来自 地下深处 、 岩浆 或 围岩 。 成矿作用可能 多期多阶段 。 成矿作用类型可能多种多样、前后叠加的,等等。 许多矿床的成因有 多种 。 其中包括 改造矿床 和 叠加矿床 。 6.5 能源矿床 煤是由植物遗体堆积在一定环境,经过复杂的 变化而成的一种 可燃有机岩 。 在煤层中发现有丰富的 植物化石 ,说明煤是由地质 时代的植物被埋藏后变成的。 煤的成分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 有机组分 : C 、 H 、 O 。 无机组分 :燃烧后变成残渣,称为 灰分 。 6.5.1 煤 6.5.1.1 煤的形成条件 有适于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的古气候。 石炭 - 二叠纪 、 侏罗纪 和 早第三纪 等,植物繁 茂、树木葱郁,形成了这些时代的煤田。 要有合适的堆积环境。 封闭的 沼泽盆地、潟湖、滨海平原、三角洲 平原、海湾 等。 要有地壳的缓慢沉陷。 地壳运动反复进行 ,使煤层反复堆积,在同 一地区形成很厚的含煤地层。 6.5.1.2 成煤作用 菌解阶段( 泥炭化阶段 ) 植物水下堆积 被泥砂覆盖与氧气隔绝 ,嫌气细菌, 使氢、氧减少,碳及腐殖酸、沥青增加, 形成泥炭。 煤化阶段( 褐煤阶段 ) 泥炭被沉积物覆盖 ,处完全封闭的环境,细菌作用 停止。一定温、压下泥炭 压缩、脱水 和 胶结 。碳的 含量增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