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趣事
物理趣事
一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
红酒绿,香榭丽舍大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 着躁 动
与彷徨。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
(De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事实上德
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过贵族。但是他也就正好是贵族的花花公子。时
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就在这
一年,德布罗意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
时正流行的量子论。具体来说就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
光具有粒子性。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
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
门派。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多了解,也许他
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或许是一
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
下读研究生。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
色的人生轨迹。
二 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
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事
实上也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
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其实德布罗意大
-可编辑修改-
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
实上对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 “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
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回到了经典的旧框架。)而真正其中包含
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
1924 ,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
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
罗意很头疼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枪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他的
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
可以是波。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
量的关系是:
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
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
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
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与光的参
数满足这一关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在
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
评审委员会的六位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本来在欧
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
欧洲也依然如此。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
公子。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
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Ph.D都没拿
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情急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
-可编辑修改-
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
想帮德布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
改变了科学发展的?
三 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爱因斯坦。信的内容大致如下:
尊敬的爱因斯坦阁下:
在我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经攻读了五年的博士学位,如今即将毕业,
在他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请对他的论文
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弊国的一位伯
爵,内阁的**部长,若您…… ,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
朗之万在信中,大约朗之万的潜台词似乎就是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
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不知是出于知趣呢,还是出于当年自己的
离经叛道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很客气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该
论文里有一些很新很有趣的思想云云。此时的爱因斯坦虽不属于任何
名门望派,却已独步于江湖,颇有威望。有了爱因斯坦的这一封信,
评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于是,皆大欢喜。浪
荡子弟德布罗意就这样 “攻读”下了他的PhD(博士)。而按照当
时欧洲的学术传统,朗之万则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印成若干份分寄
到了欧洲各大学的物理系。大约所有人都以为事情会就此了结,多少
年以后德布罗意那篇 “很新很有趣”博士论文也就被埋藏到了档案
堆里了。德布罗意大约也就从此以一个PhD的身份继续自己的浪荡
生活。但历史总是喜欢用偶然来开一些玩笑,而这种玩笑中往往也就
顺带着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朗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