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换热器项目投资背景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换热器项目投资背景分析 换热器行业在全球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一个处于蓬勃发展期的朝阳产业。在世界换热器产业竞争中,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市场是最近几年增长较快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四个国家换热器市场总规模约占全球换热器市场近30%的份额;欧盟和美国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两大市场的规模共占全球换热器市场近40%的份额。 20世纪20年代,板式换热器出现,并在食品行业获得应用;30年代,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和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30年代末,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开始注意对新型材料换热器的研发;20世纪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高效能紧凑型换热器需求提高,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推动了紧凑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被推向市场,如折流杆换热器、新结构高效换热器、高效重沸器、高效冷凝器、双壳程换热器、板壳式换热器、表面蒸发式空冷器等;进入21世纪后,大量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装置,世界换热器产业在技术水平上获得了快速提升,板式换热器日渐崛起。 近年来,全球换热器市场行业规模、行业技术等不断发展,换热器凭借其环保性和高效性,得到了用户的青睐。各国政府为达成未来可持续化发展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目标,出台了各类鼓励性法规,拉动全球换热器市场进一步发展,2019年国际换热器市场规模约为648亿美元。 世界换热器产业竞争中,欧盟和美国两大市场的规模约占全球换热器市场40%的份额。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东南亚换热器市场是最近几年增长较快的几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前四者的换热器市场约占全球换热器市场近30%的份额。这些地区近些年来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换热器设备的需求增加较多。 产品区域竞争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更多关注于板式换热器领域,而对于压力容器类的管壳式换热器产品,德国、英国等西欧强国已逐步退出生产,在欧洲已主要转向意大利。目前,世界管壳式换热器的生产重心逐步转移到以日本、韩国、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 世界换热器高端产品主要集中在瑞典、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目前更多关注于板式换热器领域,而对于压力容器类的管壳式换热器产品,德国、英国等西欧强国已逐步退出生产,在欧洲已主要转向意大利。目前,世界管壳式换热器的生产重心逐步转移到日本、韩国、印度、中国等亚洲国家。 在板式换热器领域,瑞典阿法拉伐、英国APV/美国SPX、德国基伊埃、日本日阪、韩国LHE都是世界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板式换热器生产商。在石油化工行业大型管壳式换热器领域,日本石川岛播磨(IHI)、日本制钢所(JSW)室兰工厂、日立造船(HitachiZosen)、韩国斗山(Doosan)、印度的拿丁集团(LarsenToubro)和意大利的FBM公司都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新冠肺炎的全球蔓延,全球石油、化工、食品加工等受到重大影响,同时,医药等行业蓬勃发展。整体而言,换热器作为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将随着下游市场需求收缩受到一定冲击,但随着下游应用市场需求的逐步复苏,全球换热器市场将恢复平稳增长,全球换热器市场发展趋势也将发生变化。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