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OC \o 1-5 \h \z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 总论 1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节 设计任务和内容 1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节基本资料 1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4
\o Current Document 流量12.5 万吨每日 4
\o Current Document 进水水质 4
\o Current Document 出水水质 4
\o Current Document 工艺流程 5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 处理构筑物设计 6
第一节格栅与提升泵房 6
粗格栅 6
提升泵房 8
细格栅 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节曝气沉砂池 1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节 A2O系列生物池 12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参数 12
\o Current Document 设计计算 12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节二沉池 1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节浓缩池 19
\o Current Document 浓缩池 19
\o Current Document 污泥储泥池 2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主要构筑物以及设备说明 20
第五章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随意编辑!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随意编辑!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设计任务和内容
设计题目:某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对构筑物选型作说明;计算主要处理设施的工艺尺寸; 对污水厂平面 和高程布置。
要求:针对一座二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 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 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 说明书和设计图(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图、构筑物工艺图各一张) 。
第二节 基本资料
武汉城市圈某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地理位置
武汉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会,是全国重要的产业基地 和交通邮电通信枢纽,是中国中部的经济、贸易、金融、科教和信息中心。 武汉市工业以冶金、机械、化工、纺织为主,在近几年逐步发展了光纤、微 电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
该经济开发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重点项目之一, 是武汉化
工新城和科技新城的支撑服务区,也是我省扩大内需的重点投资项目。该区 地处武汉市东部的洪山区,位于“一江三湖”(长江、北湖、严西湖、严东湖) 交汇处,东邻洪山区左岭镇,南隔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与接武汉科技新城 (东 湖高新区)相邻,西邻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北靠武汉化工新城。
地形、地貌
建成区地面高程一般在34.00~38.00m之间,高于多年平均洪水位32.5m, 全靠环城江堤防汛,地质构造上属淮阳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华夏构造复合部位, 也处于山字型构造上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近期以来,区域构造转为新华
夏系为主体。中更新世末以来,广泛发育II — III级河湖阶地。
地震根据地震区划,武汉地区震级 Ms=4.7?5级,地震列度为W度区。
据建设部、国家计委联合以(89)建抗字第586号文颁发的《新建工程抗震设防 暂行规定》及武汉市建委武城设字[1995]054号通知的精神,污水处理厂及其 配套设施按切度设防。
气候、气象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
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250天以上,年平均气温16.3 C,适宜蔬菜等农作 物的生长和渔牧业的养殖。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950~2050小时,太阳幅射 总量为106?110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平均为 240~205天,年平均降水量为 1200~1400毫米,并与光热同季,主要集中在农作物需水的5?8月,约占全年 雨量的40沖上,4月份为水旱交替月,9、10月较干旱。光、热、水资源丰富, 并且具有组合优势,为农业、渔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6.9 C
极端高温:
42.2
C (1920 年 7月)
极端低温:
-18.1
C (1997 年1 月 30 日)
最高月平均:
29.0
C (7 月)
最低月平均:
3.0
C (1 月)
(2) 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 1280.9mm(107年平均)
最大年降雨量: 2105.3mm(1889年)
最小年降雨量: 575.9mm(1902 年)
最大月降雨量: 819.9mm(1887 年6月)
最大日降雨量: 317.4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