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书法略说.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甲骨文、金文 法略 甲骨文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系 、成熟的文字。自 20 世 末王懿荣 、 甲骨文以来的一百余年, 学者 其研究呈 出多 角、 多 度的特征。 于甲骨文字形 体, 不 将其作 断代的依据,而且从 法 美的 面 知、 。 早在 1937 年,郭沫若在其《殷契粹 》的序言中,就 甲骨文 法作 盛誉: “卜辞契于 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 数千 后人神往。文字作 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 ,帝乙之世,文咸秀 。而行之疏密,字之 构,回 照 ,井井有条?足知 存契文, 一 代法 ,而 之契之者,乃殷世之 王 柳也。 ”甲骨卜辞出自刀 ,笔画运 尽 古朴 道之 。董作 在《甲骨文 断代研究例》 “字形篇”中把甲骨文分 五个不同 期,并着重指出了五期文字 体的不同:第一期 庚至武丁 期, 体雄 ;第二期 祖庚、祖甲 期, 体 ;第三期 辛、康丁 期, 体 ;第四期 武乙、文丁寸期, 体 峭:第五期 帝乙、帝辛 期, 体 整。董氏 甲骨 体分期的真知灼 影响深 。然而随着考古 料的不断丰富和借 考古 型学的方法, 今学 界已普遍接受按照甲 骨文字体的特征进行分类,进而作分期断代。可见人们愈发重视甲骨文的字形、书体、结构、笔画等书法因素,这些书法特征逐渐得到关注和瞩目。 武丁早期组有一肥笔类卜辞呈现出较早的特征,笔道浑 圆流畅,转折处多呈圆角,有如墨书, 《甲骨文合集》 22274 号整龟甲大版就是其中的代表。武丁中期组卜辞还流行一种 小字类,字体较小,风格清秀,笔画细劲,有的为方笔,稍显呆滞,也颇具特色。 武丁时期的宾组卜辞数量众多,特征明显,字体较大,书风雄健整饬,笔画瘦劲有力,是甲骨文书法的杰出代表。由于宾、子、囚、散、亥、贞等字的写法具有明显差异,宾 组卜辞可大致分为宾组一类与宾组二类(典宾类)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般无咎全甲刻辞属于宾组一类,而土方征涂 朱卜骨刻辞、王宾中丁 ?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则是典宾类的经典之作,堪称甲骨书法翘楚。 历组卜辞流行于武丁晚期至祖庚时期,历一类较历二类卜辞字形要小,笔画较细,给人一种圆润感;历二类卜辞笔道较粗,风骨有力,颇显粗犷阳刚之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禾卜骨刻辞、明有蚀卜骨刻辞是历组卜辞的模范。 何组卜辞表现出较强的书法性。何组一类卜辞笔画粗细均匀,横平竖直:何组二类卜辞笔画粗细不平匀,每一笔势首尾尖而中部粗,犹如小楷笔所书。无名组卜辞笔画纤细而 匀,契刻斜锋是其特点。黄组卜辞行款整齐,字体细小,规格统一,书法整饬严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干支表牛骨刻辞就具备以上特征。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宰丰骨匕记事刻辞可以说是甲骨文书法的特例,它全无卜辞的刀锋镌刻感,却存有浓厚的毛笔书法意蕴。 金文较甲骨文的书法性更强,笔画、结体更加成熟,开 启了笔法演变的源流。商代后期是金文书法的开端,较早阶 段的铭文字数一般仅有几字,多为人名、族名、日名等,表 示人体、动物、植物、器物的字, 字形上有较浓的象形意味, 如表示人体形象的文字,头部长作粗圆点,腿部作跪跽形, 这是一种美化的手段。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妇好三联 ?[、后母戊鼎中的“妇” “好”“母”等字就具备上述特征。商代晚期开始出现较长篇的铭文,铭文字形大小不一,布局也欠 整齐,绝大多数笔画浑厚, 首尾出锋,转折处多有肥笔波磔,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作册般 ?[。 西周金文书法炉火纯青,纯熟精湛。西周早期前段,金文字体还多少保留着商代晚期的特点,字形大小仍不均匀,象形性较强,书写气势较豪放,笔画浑厚凝重,首尾出尖,中间粗肥,笔捺皆有波磔。周初的利簋、祖丁尊就是其中的代表。西周早期后段铭文篇幅变长,字体渐脱豪放书风,而为规整拘谨,字形较小,笔画均匀,个别笔画仍存粗肥笔。 著名的大盂鼎铭文可视为西周金文书法的绝世之作,被后人奉为圭臬。 西周中期金文书法存在规整与粗犷两种风格,以前者为主流,随着典章制度的完善,郁郁乎文哉的周人之风在这一时期弥漫充盈于金文之中。恭王时期的史墙盘铭文尽脱奔放恣宕之风,笔道粗细一致,线条化特征明显,布局宽松整齐堪称典范。 西周晚期金文字形典雅,排列整齐,给人一种庄重肃穆之感,笔道为细劲均匀的线条,两端平齐似圆柱,旧时被誉为“玉箸体” 。有些器铭可以看出字周围有长方格,说明其在制陶范时是先画格后按格作字的,尽显规整之风,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颂壶就是按照这种方法制作铭文的。宣王时 期的虢季子白盘, 字形规整瘦劲, 多方笔,颇具籀文的特点。 东周时期金文书法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差异性。前述虢季子白盘可视为秦国文字的滥觞,秦公簋和石鼓文在字体结构上更加谨严方正,笔法上改圆转为圆折之笔,春秋中期以降,秦国字体渐近小篆。齐鲁金文亦具特色,齐国金文字 形瘦长工整, 笔画流畅, 竖笔长垂、

文档评论(0)

135****96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