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男高音杜吉刚孤身征服大洋洲 ,载誉回归育桃李
采访歌唱家杜吉刚是笔者很多年来的一个愿望。早在
2010 年策划和组织山东日照建市 20 周年大型焰火文艺晚会
《日照海天》与他合作时就有这样的想法,但最终因各自忙碌而遗憾地擦肩而过。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此次抓住他手术之后休养的时间,终于得以了却多年的心愿。
久别重逢,话题自然不可避免地从我们共事的中央歌剧院,和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开始。事实上,正是当时那段经历,为他的成长、成名,以及日后的成功、成熟与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长
杜吉刚 1983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
而进入到第二炮兵文工团, 1987 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
干部进修班,翌年正式调入中央歌剧院。 1990 年获第四届“五
洲杯” 青年电视歌手大赛专业组第二名, 1992 年获文化部指
派赴美参加旧金山歌剧院举办的“太平洋之声”歌剧培训班
与歌剧音乐会,得到歌剧大师玛利亚 ?霍恩等人的高度赞扬。
同年参加首届“歌王歌后”声乐大赛获挑战者奖。 1993 年获
第四届法国马赛国际歌剧大赛第二名。
自从走进中央歌剧院,歌剧院对待艺术创作和对待作品
呈现的规格,老一辈歌唱家所具备的声音规格与自觉承担起的文化传承的责任,都给他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深深地植入了这位歌坛追梦人的内心。
作为歌剧歌唱家的杜吉刚崭露头角,应该说是从 1990 年演出的音乐会版《图兰朵》开始的。坦率讲,那时杜吉刚
的声音。“号儿”不大,但“范儿”很正。他没有拉开“大
师的架势”、没有“做大歌唱家状” ,而是代之以谦恭、勤奋和正确地运用自己的声音。他对卡拉夫这一角色的准确把握与诠释。使他一举赢得了业内专家和各界观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接下来的几年里, 前苏联歌剧 《驯悍记》,中国歌剧 《马
可?波罗》、《屈原》,意大利歌剧《乡村骑士》 、《弄臣》、《茶花女》的相继主演,使他得以迅速成长为了一位前途无量且
炙手可热的一流歌剧歌唱家。成名
此时的杜吉刚。经历过几次获奖、主演过几部歌剧。已经可以算是功成名就了。可我们看到的是,他对成名的态度与众不同。在业务上,在对美好声音和歌唱方法的追求上。在对自己未知或欠缺方面的追求上,他继续开足马力,以求知若渴的勤奋精心揣摩不断探索。我想他跟那些能够获得真正成功的歌唱家一样,深谙“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古训。
有了这样的对待成名的态度,就不会为成名所累,其声
音、技能和能力的节节提升,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必然,也就有了我们后来渐渐听到的那种辉煌而不炸、圆润却不空的光彩夺目的歌剧男高音。
事实上,特别注意博采众家、广泛积累的杜吉刚,经常能在不同的歌唱家身上,找到可以为己所需的优点和长处,甚至并不仅限于男高音声部。记得在已经签约巴黎歌剧院终生独唱演员的男中音歌唱家贾琦的一次回国聚会上,已经成名的杜吉刚,依然谦恭讨教,认真切磋,用心体验。事后,
这位跟帕瓦罗蒂的老师波拉学习了 3 年的贾琦告诉笔者,杜吉刚的方法很正确,他将来会很有前途的,因为世界上真正好的男高音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多。而我想说的是,这种不为成名所累的谦恭与谦虚,才是造就他日后获得更大成功的基石与基础。
成功
并不知道贾琦评语的杜吉刚,却仿佛是故意要去印证贾琦的话一样,他并没有留恋已经取得了的功名与成绩,而是义无反顾地踏出了国门,在澳大利亚开始了其近乎创业般的海外打拼之旅。
澳大利亚虽然地处地球的南半端,但其主流社会或者说主体文化,与西方社会却是一脉相承的。在歌剧艺术方面也是一样,是白人或者说是西方人的一统天下。换言之,在演唱水平与西方人相当时,机会首先会是西方人的:只有比西
方人好得多得多。 才能争取到一次机会。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西方人驾驭不了的角色,才会“漏”出一些机会给东
方面子 L 。尽管出国前的杜吉刚,已经做好了一切从头开始的准备,但出国后的现实困难,仍然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如果用“像悉尼歌剧院落成一样艰难与多舛”来形容,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幸运的是,杜吉刚后来遇到了足迹遍布世界众多顶级歌
剧舞台的著名歌剧指挥大师奇拉里奥 ( Carlo Felice Cillario ),他才得到了在悉尼歌剧院演出 《茶花女》、《图兰朵》、《玛侬 ? 莱斯科》,在阿德莱得歌剧院演出《弄臣》 ,在新西兰国家剧院演出《图兰朵》 、《诺尔玛》的机会,并且以精湛的演出赢
得了悉尼歌剧院客座主演的头衔。 尤其是《玛侬 ?莱斯科》 和
《诺尔玛》两部作品,对西方的歌唱家来说也是非常难的,但是坚持要把自己所唱所演的一切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水落石出的杜吉刚。硬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直到完全、彻底地全面掌握了才罢休。以致澳大利亚《歌剧报》曾经这样评论他说:“他激动人心的演唱,以及娴熟的声乐技巧,足以使他
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歌剧舞台上自豪地昂首挺立。 ”指挥大
师奇拉里奥也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