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部编历史八年级教学PPT课件.ppt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部编历史八年级教学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各个歼灭敌人 张家口、天津 基本解放华北地区,华北、东北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1)时间: (2)领导人: (3)参战部: (4)战术: (5)作战地: (6)战果: (7)意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歼敌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 平津战役示意图 解放军总部 华北野战军 东北北野战军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学生活动: 思考:北平和平解放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1.使北平悠久的文物古迹得以完美保存,为新中国留下了一笔文化财富。2.傅作义的投诚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起到了宣传作用。3.增加了人民军队的信心。 南京解放宣告统治覆灭 1.背景: 三、解放南京 (1)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在军事、政治、经济领域陷入崩溃,美国不愿意再提供军事援助。 (2) 为了保存反动残余势力,1949年4月,国民党代表团到北平与中共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国民党政府最后却拒绝签字。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宣告彻底破产。 2.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西起江西的湖口,东到江苏江阴 (1)时间: (2)路线: (3)结果: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请看图蒋介石退守台湾,他为什么要退守台湾呢?他发动的内战是怎样一败涂地的?南京国民政府又是怎样在大陆上覆灭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神秘的历史。 蒋介石退守台湾 土地改革农民欢欣鼓舞 1.抗战胜利后的土地改革: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1)目的: (2)时间: 2.战略反攻后的土地改革: 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人力、物力支持。 1947年10月 (1)目的: (2)内容: 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 (3)文件: (4)内容: ①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②按农村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土地。 (5)成效: 到1948年秋,已有1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 这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6)意义: ①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人民身上封建枷锁,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 ②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③翻身农民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 三大战役歼敌势如破竹 1.背景: 二、三大战役的胜利 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示意图 决战时机成熟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5 万人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280 万人 360多 万人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材料一:东北(国民党军)为卫立煌集团,共48万人。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等几个孤立地点上。我军的正规军(在东北)70万,地方军30万,合计百万人,是全国五大战场上兵力超过蒋军的唯一战场。 材料二:东北解放区广大军民,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奋斗,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东北工业发达,经济上居解放区的第一位。 依据材料,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首先发动辽沈战役呢? ①军事上:敌军孤立分散,敌弱我强;②广阔的根据地,便于得到支援;③经济上:资源丰富,经济力量雄厚;④胜利后有利于华北、华东作战。 2.辽沈战役: (1)时间: (2)参战部队: 东北野战军 (3)战术: 1948年9月——1948年11月 辽沈战役的关键在于取得哪个城市?为什么? 营口 沈阳 锦州 关门打狗 (4)作战地点: 锦州等 辽沈战役示意图 和平解放 林彪 罗荣桓 (5)战果: 歼敌47万余人 (6)意义: 使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战略后方,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基础。 (1)时间: (2)领导人: (3)参战部: (4)战术: (5)作战地: (6)战果: (7)意义: 3.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间突破 以徐州为中心,碾庄、双堆集、陈官庄 歼敌55万余人 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双堆集 碾庄 陈官庄 徐州 歼敌10万 歼敌12万 歼敌20万 淮海战役示意图 *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