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与英美烟草公司之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洋”与“英美”烟草公司之争 (江沛扬)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下简称“南洋” ) 由简照南、简玉阶两兄弟于 1905 年创办于香港, 1915 年把总部迁到上海,分部设在广州。英美 烟草公司(下简称“英美” )是外国资本创办的,在上海、广州均设有 机构。两家烟草公司均使用南雄出产的烟叶,包装也近似,南洋使用 “三爵”、“美丽”、“地球”、“大长城”、“白金龙”、“黄金龙”等牌子; 英美使用“三炮台”、“老刀”、“海盗”等牌子。当时高档烟为“三炮 台”50 支听装,每听售价大洋 1元,次档的“海盗”,10 支装每包三 分六大洋;南洋名牌烟“美丽” 10 支装每包一角大洋。两家公司一 开始便斗争得你死我活。 原来,清末翰林江孔殷在辛亥革命后不再出仕,改行从商,出任 英美烟草公司南中国总代理,对外挂牌为“公益行” 。同盟会会员潘 达微也深恶民国的官场黑暗,谢绝当官,潜心社会公益,任职于南洋 兄弟烟草公司,并一度当过香港分公司经理。江、潘两人原是世交, 当年潘达微冒险安葬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就是在江孔殷出面支持下完 成的。而简照南又是江孔殷的同乡好友, 同属南海县七堡存园围莲华 书院(清代编制,,相当于乡 ) ,两人经常在一起喝花酒、比阔气;有 一次他们烧炒票打边炉(火窝),当江孑L殷拿出100元钞票作燃料时, 简照南立即认输。尽管江与潘、简交情甚笃,但当他们代表两个不同 的烟草公司时,即同行为敌国,成为势不两立的竞争对手。 江孔殷曾经扬言: 我掩住半边咀也能斗赢南洋。 他编了一首顺口 溜“X流流,食地球”(注:指地球牌香烟),让小孩子满街满巷传唱, 打击南洋的声誉。 甚至不惜使出各种手段, 如收购了一批南洋的名牌 烟“白金龙”、“黄金龙”,待发霉之后再推出市场,以此造谣中伤对 方。 受到打击的南洋, 确曾一度濒于倒闭。 有一位姓冯的大股东去求 签,得一签语竟是:“一交甲子,渐渐无声” ,被认为不吉利,打击了 公司士气。潘达微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一到南洋上任,立即劝导大家 破除迷信,锐意改革,先从改进广告经营策略人手,并 亲自策划设 计广告,逐步挽回南洋的声誉。 英美也不示弱, 用重金聘请一批画家如胡伯翔、 倪耕野、丁悚、 梁鼎铭等,专门设计广告,他们搞的月份牌画,风行一时。潘达微见 状,也于 1920年请黄般若、郑少梅等画家, 为南洋设计“公仔纸” ( 以 三国、水浒人物为内容 ) ,放在每包香烟当中,起促销作用。 他还首 创漫画广告,并曾着文论述: “广告画中,最使 人乐于浏览者,即滑 稽画是也” 1918年,南洋创办《天声日报》 ,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大力 宣传国货,影射攻击英美是外国货;该报并拒登英美的广告,使英美 的生意锐减。 江孔殷当然不肯认输, 也命其次子誉彬 ( 仲雅)创办《广东日报》, 社址设在广州市打铜街。当 1918 年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军阀时,江孔 殷鼓动驻扎广州 市河南的李福林响应, 宣布河南独立, 并立即把《广 东日报》搬到河南同德里的“太史第”继续出版,其它 报纸因局势 混乱被迫停刊, 唯《广东日报》 独家发行,日销万份,又不利于南洋。 不过,潘达微与政界名流交情较深,后来在《天声日报》上大登 他们的文章,如胡汉民的《青年的苦闷与出路》 、蔡孑民的《一生一 死》、梁实秋的《艺术就是选择》等等,受到读者欢迎,声威大振。 而《广东日报》则充斥八股文章,观点陈腐,自然渐不吃香,削弱了 英美的宣传阵地。 南洋的创始人简照南于 20 世纪 10 年代中期病逝, 江孔殷给这个 既是好友又是对手送去一副挽联: 蔺相如与廉颇交,方之古人,宁无愧色; 诸葛亮哭周公瑾,从此天下,更少知音。 21南洋与英美还在商标问题上大打出手。反对日本向中国提出 条不平等条约时,掀起抵制日货运动,南洋乘机指责英美公司的“三 炮台”是日货,而英美公司则抓住南洋的“三爵”影射“三炮台” , 在香港起诉南洋,结果南洋败诉,把“三爵”改为“百鹊” 。 21 在两家烟草公司的商战中,潘达微的才华、名声和接受新思想, 显然超过清朝遗老江孔殷。 逐渐英美斗不过南洋, 江孔殷也不被信用, 最后只发给他车马费。 而潘达微则成为我国近代出类拔萃的民族工业 家,赢得“实业泰斗”的美名而声誉国内外。客观地说,南洋与英美 之争,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 特别是南雄烟叶的生产 ) 和广告业的发 展,起到一定作用。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