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篆书的临帖
谈谈篆书的临帖艺术评论
书画纵横 / 秋子 / 2013-08-01 10:18
临写《峄山碑》及篆隶创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篆书的概念及定义
篆书,就书体而言,有大篆和小篆之分。
大篆也称籀文, 是对商周以来所有的“金文”“石文”等古代书迹的统称,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各方国的汉字书迹。大篆以商周
钟鼎文和春秋《石鼓文》为代表。
小篆亦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文字之一。
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辨证的发展》认为:“篆者掾(
也,掾者官也。汉代官制,大抵沿袭秦制,内官有佐治之吏
曰掾属,外官有诸曹掾吏,都是职司文书的下吏。故所谓篆
yuà n)
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
大篆作品,以材质分,主要有刻石和钟鼎等。
钟鼎铭是商周青铜器上铭文的统称,亦称“钟鼎文”“吉金
文”“钟鼎款识”等,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钟鼎铭文书迹很多,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 ,较为完备,收可识知吉金铭 1894 字,另附录约 1200 余字。
《石鼓铭》是春秋时期秦王刻在 10 块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唐初在岐州雍县(今凤翔县)南二十里的三畤原被发现。三畤原今称桑树原,是由于语音在流传中不断递变而形成的。《石鼓铭》每鼓一首四言诗,十首为一组,记叙当时狩猎的情况,故亦名“猎碣”。现藏故宫博物院,一鼓已泐无字,其
余九鼓亦多漫漶残损。 传世著名北宋拓本有明安国 《十鼓斋》称有“中权”“先锋”“后劲”三本,已流入日本。
小篆作品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有秦代的《峄山碑》 《琅琊刻石》等等。小篆的形体, 较之大篆笔画已作省简, 对称匀停、线如玉箸(即筷子)是其主要特点。
小篆书体自秦代立规,往下有汉篆、唐篆、清篆三次发展的高峰,但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并无多少创新之意,只是风格不同而已。清代碑学之风大盛,取法秦汉,一改唐代以后篆书因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势和风气,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等人皆是篆书高手。
今天,我们主要以秦代的《峄山刻石》为参照,一起来讨论篆书问题。
二、《峄山碑》的概况及书法特点
《峄山碑》是《秦峄山碑》的简称,因原碑当时建在山东峄
山县峄山而得名。 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于次年(前 220 年)东巡到峄山,为炫耀其文治武功,命丞相李斯等书写并镌刻的第一块刻石。 《峄山碑》原石已失,也无原碑拓本传世,
现在流行的各种刻本均系后世“摹刻”,而公认以南唐徐铉摹
写的“长安本”为最好,也就是上海书画出版社 1986 年出版的“篆隶本”中的影印本。
《峄山碑》传为李斯所书。 李斯书法古雅妍妙, 为后世敬仰。李斯小篆的出现,使线条削弱了象形的写法和意味,重视字
在于“写”而非“画”。当然,有些圆弧的出现也过于人工化了,它们的装饰性是依然存在的,辅助着字形外在的美感。倘若用我们当今的审美观念来做审视,肯定会认为,一件作品过
于循规蹈矩, 也就束缚住了变化的可能。 无疑,像《峄山碑》这一类刻石的形成,是功利性质的,它作为一种文字统一的
标准,一篇而为“天下式,昭示煌煌功绩而树立”。理性是人的本质力量之一部分,它将比较简单的结构模式凝固化,而忽略这种模式的中介环节、中间层次。这种唯理的书写的社会作用是易于模仿、易于按部就班地把握。所谓的官告就是如此,它的尊严、崇高,说明了只有这种形式适合表达。而
书写者的情绪却必须收敛起来, 藏于幕后。 杜甫诗句“峄山之碑野火焚, 枣木传刻肥失真”,可理解为徐铉的笔调比正宗的秦篆略逊一筹。碑字笔画的线条非常挺拔,因偏于肥厚,故
世称“玉箸体”。“玉箸篆”又叫“玉筋箸”。玉箸的意思有二:一是指“玉做的筷子”;二是指思妇的眼泪, 唐代诗人高适的 《燕歌行》中有“玉箸应啼别离后”句。
与“玉箸篆”相近的是“铁线篆”由,秦代《峄山碑》《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等玉筯书风中脱出。其书写方法与玉箸篆大
体相同,因笔画纤细、刚劲如铁而得名。铁线篆用笔圆活,
细硬似铁,笔画如一,首尾如线。后世称唐代李阳冰的篆书
为“铁线篆。”李阳冰所书《谦卦碑》《三坟记碑》为铁线篆的
代表作。
“玉箸篆”与“铁线篆”的区别在,于前者用笔刚劲如铁, 笔画都
纤细如线;后者则笔画均匀圆润, 左右对称,犹如两根筷子,
故名。
《峄山碑》碑文分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皇帝诏”,计 144 字,刻于公元前 219 年。后一部分为“二世诏”(即“皇帝曰”之后),计 79 字,刻于公元前 209 年。由于封建等级制度原因,“二世诏”字显得略小一些。
《峄山碑》碑文(即前部分“皇帝诏”,计 144 字)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戍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既献泰成,乃降专惠,亲巡远方。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悠长。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白泰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8-1 原肠作用.ppt VIP
- 【中考真题】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大学辅导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入箱定位及导向机构.pdf VIP
- 边立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 VIP
- 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docx VIP
- 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内河码头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领导德性量表的编制.docx VIP
- 石化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方案-图文并茂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