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第二个十年的小说
“左翼”“京派”与“海派”小说
一、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文学
(1) 下分两派:
①“革命文学”派:文学为政治(革命)服务,文学工具论。流行主题是“革命加恋爱”。
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洪灵菲、阳翰笙、柔石
②“讽刺暴露文学”派
张天翼、沙汀、叶紫
(2)左翼文学的女作家:丁玲《莎菲女士
的日记》
(3)“东北作家群”:萧红、萧军
柔石——左联五烈士之一
柔石(1902—1931)浙江宁海人,原名赵平复。曾编辑过《语丝》、《萌芽》等杂志,是最早与鲁迅交往的左翼作家之一。1931年2月7日,被国民党秘密杀害。
鲁迅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
惯于长夜过春时,携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2021-1-7
柔石的两部代表作
①关注下层社会人生。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表达对封建宗法制度下的下层女性的悲悯。主人公:春宝娘
→浙江农村“典妻”制度
②“五四”退潮后彷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感受和精神状态。中篇小说《二月》,主人公:萧涧秋
东北作家群
名词解释 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东北籍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等人,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正式加入“左联”,但其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作品主要描写处在民族危难之中的东北生活和抗日斗争。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2021-1-7
萧红《生死场》
1934年创作的《生死场》,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
对群体女性的命运的关注,如金枝、月英、王婆等。展现愚昧落后的同时,给我们“坚强和挣扎的力气”,展现东北沦陷区人民不灭的民族魂魄。
1940年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浓厚的乡土情绪。创作源泉:童年记忆。童年回忆录、地方色彩的风俗画,既有批判,也有牧歌式的情调。
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的结构、诗化风格→萧红体。
二、远离党派与商业的京派文学
京派:居留或求学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 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代表作家沈从文、废名、萧乾、卢焚等。
主张:追求文学的独立、自由。反对政治对文学的干预,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乡土气息浓厚,多写人性美、人情美。
都以“乡下人”自称: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废名的黄梅故乡世界
芦焚的河南果园世界(后用笔名“师陀”)
萧乾的北京城根的篱下世界
废名的黄梅故乡世界
“京派鼻祖”,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
《桥》(上部)《莫须有先生传》,被称
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乡土田园派
小说家。(在沈之前)
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营造冲淡、典雅的意见,喜爱描写“少女的美”。
文体作家 散文化小说:简约之美,留白,人与自然的和谐
语言方面:跳跃性很大,“空白”“隔”的感觉→晦涩
废名风 平淡朴讷、生辣奇僻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早期代表作。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写竹林、菜园、茅舍、少女,把自然景物灵化,把世间人物雅化,以真挚、友好的感情,塑造了一个生长在宁静的宗法制农村的纯洁、天真、优雅、生气勃勃的乡村劳
少女——三姑娘的形象。
乡村少女三姑娘形象的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健康之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小说风格恬淡自然朴实,蕴含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做着小说的诗人。诗化的小说
2021-1-7
“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的站在那里笑。然而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等到我们从她的篮里拣起菜来,又从自己的荷包里掏出了铜子,简直是犯了罪孽似的觉得这太对不起三姑娘了。而三姑娘始终是很习惯的,接下铜子又把菜篮肩上”。“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妈妈在家里等吃饭。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 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跑了。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