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恰如其分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ocVIP

用恰如其分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用恰如其分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摘 要: 对教育而言,德育比智育更重要。然而,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呢?有些教师不但喜欢用“填鸭”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智育,还喜欢用“填鸭”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可惜,“填鸭”的方法既不是进行智育的好方法,更不是进行德育的好方法。不顾学生感受地硬填,只能令学生反感。因此,我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是“用恰如其分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关键词: 品德教育 事例 德育方法 我是一名班主任,同时,担任五年级三班的语文及品德课。因为具备这两重身份,所以,我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往往合二为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涉及班级事务,而在班级事务中,也往往进行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五年级共有六个班,五年级三班的优点是“特别活跃”,缺点是“特别浮躁”。因为“特别活跃”,所以特别爱说话,以至于偶尔竟会影响正常的上课秩序。所以,我的班主任寄语就悬挂在教室外的墙上,即“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意在告诫学生“慎言”。因为“特别浮躁”,所以尽管很聪明,但不肯用功,在三年级时,我的班主任寄语是“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死书,然而,读书需下死工夫”,意在告诫学生“笃学”。 学生爱说话,就连吃饭的时候、午休的时候也爱说话。于是,我就把“食不言,寝不语”的名言写在黑板上,以勉励学生。有一次上课,楼上的学生拖凳子,发出很大噪音,班里的学生都怨声载道。于是,我又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的名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吉祥的人话少,而急躁的人话多。其实,这就是我对我们班学生的评价——聪明有余,而沉稳不足。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浮躁”。 我思考过造成浮躁的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骄傲自满。为了帮助学生改掉这个坏毛病,我用他们熟悉的例子教育他们。课本上有“谦虚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这句话,同学们不但都知道,而且都背过、默写过,但是又有几位同学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老百姓也有谚语:“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学生都是农村孩子,也都听说过。可是,又有几位同学认真思考过它的含义呢?学生学过一篇名叫《孔子拜师》的课文。老子曾经对孔子说:“去其骄气。”意思就是说,把你身上的骄傲去掉。除了同学们熟悉的例子,我还给他们讲了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 钱穆先生是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也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学者。他在八十岁时,写过一本书,名叫《八十忆双亲》。其中就讲到这样一件事:他八九岁时,记忆力特别好,好到能把整本《三国演义》背得滚瓜烂熟。有一天晚上,父亲带他到朋友家做客。那位朋友当场考验了他,果然名不虚传。无论从哪里起头,他都能一字不错地背下去。回家的路上,他自是得意洋洋。第二天,这位朋友又来让小钱穆去他家玩时,父亲和蔼地说道:“‘桥’字你会写吗?”他得意地说:“‘桥’字很简单呀!一个‘木字旁’加一个姓乔的‘乔’。”父亲还是一如既往地和蔼,又说:“那么,把‘木字旁’换成‘马字旁’是个什么字呀?你还认识吗?”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得意,脱口答道:“这不就是骄傲的‘骄’吗?”这时,父亲立即换了一副严肃的口吻,说道:“汝昨夜有近此骄字否?”父亲的意思是问他昨天晚上有没有骄傲。八九岁的小钱穆立刻不说话了。从此之后,他不敢有一丁点的骄傲。因为父亲的这句话时刻萦绕在他耳旁。到八十岁的时候,这件事他还记忆犹新。我们没有钱穆先生聪明,听了这件真事,同学们扪心自问还有资格骄傲吗? 另一个原因就是性情轻浮。我们班上有些同学性格过于外向,脑子是非常聪明的。但不能将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孔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真是不刊之论,什么题都会做,但是一做就出错。就像古人一副对联说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这时,我又给同学们讲了陆宗达先生学习文字学的一件事: 陆宗达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字学大师。当年,他曾经拜国学大师黄侃先生为师。见过老师之后,黄侃先生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解,只是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符号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先生言听计从。第二次见老师时,黄侃先生翻了翻那本卷了边的《说文解字》,又说:“再买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重新点上标点符号。点完,再来见我。”第三次见老师时,陆宗达送上点画得已经不成样子的《说文解字》。黄侃先生点点头,又说:“再去重新买一本没有标点符号的《说文解字》,点完还来见我。”三个月后,陆宗达先生又将一本翻得很破的《说文解字》拿来,说:“老师,是不是还要再点一遍?我已经准备好了。”黄侃先生说:“标点三遍,《说文解字》你已经烂熟于心,这文字之学,你已得大半,不用再点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