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标志物 CA125 指标解读
一、卵巢癌现状近 2/3 的卵巢上皮细胞癌是在肿瘤细胞
扩散至盆腔外才被发现的,大多数处于 I 期和 II 期的患者能被治愈,而对于 III 期和 IV 期患者,无病存活率超过 5 年的仅占 20%。只有通过更早期的诊断才能对这种恶性肿瘤进行
有效控制。肿瘤标志物是目前最常用的癌症早期辅助诊断指标,通过测定肿瘤标志物的血清学水平可早于临床诊断数年
对肿瘤进行提示。 二、CA125 指标简介癌抗原 125( CA125 )是在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细胞合成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分
子量> 200000。成人的胸膜、心包膜、腹膜和附件中具有稳定、微量的 CA125 。1983 年,Bast 等通过浆液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系 OVCA 433 生产出单克隆抗体 OC125,该抗体所特异识别的抗原即是 CA125 ,故此而得名,也因此 CA125 被用作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 CA125 指标能够鉴定临床上 85%的进展期卵巢癌, 研究显示 CA125 的水平异常可早于临床诊断
个月以上。
三、 CA125 的临床应用 1. 卵巢癌的辅助诊断与其他卵巢癌
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CEA 、 AFP、 hcG)相比, CA125 具有
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van Nagell 等研究显示, CEA 对侵略
性卵巢上皮癌的检出阳性率为 40% ,在健康人群中也有 15%
的阳性率; Donald 等发现 AFP 在侵略性卵巢上皮癌中的阳
性率仅 30%;而 hcG 尽管假阳性率最低为 3%,其对侵略性
妇科恶性肿瘤的阳性率还不足 25% 。CA125 对侵略性卵巢癌
的阳性率> 80%,Bast 等的研究中 80%的卵巢上皮癌患者
CA125 水平显著高出 99%的健康人群; Canney 等人的研究中,阳性率达 83%。CA125 对早期卵巢癌的检出率仅为 50%
左右,且在良性的卵巢肿瘤中也有一定阳性率,因而 CA125
单项指标不可用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通过搭配其他肿瘤标
志物检测指标,可提高对早期卵巢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卵巢癌的预后及分期 CA125 相比于早期诊断,更多的被
用于卵巢癌的病理分期和预后评估。
Canney 等发现, CA125
水平与卵巢癌的分期呈正相关。
CA125 的阳性率在 lt;2cm
的患者中为 63%,而在> 10cm 的患者中则达到
100% ,血清
平均水平相应增加了 4.4 倍。
CA125 的自然半衰期很短,仅为
4.8 天左右,因而能够迅速
通过血清含量的变化来反应肿瘤组织大小的变化。
在 Canney
等人的研究中, 所有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的血清
CA125 水平
都有持续性的升高。而对于治疗起作用的患者,则无这种升
高。对于化疗患者, 手术后一周内 CA125 水平急剧升高预示
着较好的治疗反应,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裂解所致。
CA125 水平的上升或回落与肿瘤的发展或退化的一致率可
达 90% 以上。CA125 血清水平的显著升高可早于临床复发前
4-7 个月,甚至 10-12 个月发生。 Bast 等也得出了相似的研究
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 )的辅助诊断近 10 年的研究发现,
EMs 中也有 CA125 的升高,通常以 CA125 ≥ 35U/ml 为阳
性判断标准。陈丽君等研究了 109 例内异症术前患者和 30
例健康人的血清 CA125 水平进行检测,诊断 EMs 的敏感性
为 80.23% ,特异性为 93.33%,与任俊萍等和 Takahashi 等的报道结果相似。
CA125 与其他疾病研究显示, CA125 在胆囊癌、胰腺癌、肺癌及肝癌等恶性肿瘤中也有升高。此外,对于一些良性疾
病,如器官衰竭、 肝硬化及肺结核等, 也常有 CA125 的水平异常。
四、CA125 的临床检测——化学发光法化学发光法即利用化学发光反应测定反应物浓度的检测方法。化学发光反应发生的必备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反应能量,同时具有某种物质能吸收能量并形成激发态,且荧光量子产率足够高。
吖啶酯是满足此类要求的一种发光体系,在医学检验领域,
常通过将其与免疫分析法结合, 广泛用于抗原、 抗体、激素、酶等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反应大致流程为:吖啶酯通过共价
键与待测物的抗体或抗原连接,随后与待测物发生免疫反应
形成复合物。在碱性环境下,吖啶酯与 H2O2 反应,生成不稳定的二氧乙烷并分解产生激发态的 N- 甲基吖啶酮, 从而释
放光子。该发光体系具有发光效率高、背景噪音低、干扰因
素少、稳定性好等诸多优点。
而另一类发光体系,鲁米诺体系则是将待测物的抗体或抗原
与辣根过氧化物酶交联,与待测物形成免疫复合物后,加入
发光底物鲁米诺,在碱性环境下, HRP+H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