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零件注塑模项目设
计方案
1. 引 言
1. 概述
注射成型也称为注射模塑或注塑,是热塑性塑料的一种重要成型方法。迄今为止,
除氟塑料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采用此成型方法;它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
生产效率高、易自动化,因此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1] 。目前,注射成型总的发展
趋势是向精密、节能、自动化、薄壁化和微型化发展。当今世界注射模具的基本格局是
以日、美及欧洲各工业化国家作为世界模具技术的领头羊,占据了世界注射模具市场的
半壁江山,他们拥有现代的设计方法和先进的模具制造设备,特别是近几年来这些国家
把 CAD/CAM/CAE系统作为模具工业发展的臂翼,其发展的趋势如日中天 [2] 。
2. 国外发展情况
注塑模具设计,国外先进国家(日本、德国、美国等)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已广
泛使用计算机对塑料模进行辅助设计( CAD),辅助制造( CAM),并对模具设计的各个环
节进行定量计算机和数值分析( CAE),已由经验数据逐步过渡到计算机设计,对模具浇
注系统和型腔的熔料流动行为以及温度调节系统的热量分布都采用了微机辅助设计 [1] 。
注塑制品已呈现自动化生产,对注塑成型机可以进行远距离操作或无人操作,成型机可
以根据生产监测信号实时调整成型工艺条件,从而能从根本上保证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
不发生问题 [3] 。
3. 国发展情况
80 年代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 13%,1999 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 245 亿,
至 2002 年我国模具总产值约为 360 亿元,其中塑料模约 30%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
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
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 48 英寸大屏
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6.5Kg 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
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
及塑封模具。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
芯脱模机构的创新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在制造技术方面, 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
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 CAD/CAM系
统,如美国 EDS的 UGⅡ、美国 Parametric Technology 公司的 Pro/Emgineer 、美国 CV
公司的 CADS5、英国 Deltacam 公司的 DOCT5、日本 HZS公司的 CRADE、以色列公司的
Cimatron 、美国 AC-Tech 公司的 C-Mold 及澳大利亚 Moldflow 公司的 MPA塑模分析软件
等等。近年来,我国自主开发的塑料模 CAD/CAM系统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有北航华正软
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 CAXA系统、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 HSC5.0系统及 CAE软件等,
这些软件具有适应国模具的具体情况、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低等特点,为进一步普及
模具 CAD/CAM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虽然我国塑料模具在数量、质量、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
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复杂、长寿命的高档塑料模具每年
仍需大量进口。 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 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 市场竞争激烈,
造成极低的利润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