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洋务运动的时代背景 级按照自己的面貌创造世界的资本主义阶段。资产阶级为了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从海外殖民事业中获取强有力的动力。在这一过程中, 机器工业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无情地冲击着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封建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不 但 “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 ,而且“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 者” (引文为马克思语)。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的推进,是以野蛮的杀戮、奴役、压榨和剥削为手段的。从非洲的黑人被贩卖为奴、美洲的印第安人濒临灭绝,到廉价的英国商品把印度手工工人置于死地,一切落后民族成了他们任意宰割的对象。当时,仍然沉睡在封建主义漫漫长夜里的古老的中国,也未能幸免。 1840 年,英国带着罪恶的鸦片登上中国海岸后, 为了推进在中国的贸易, 发动了可耻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在战争中,虽然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国人举起了抵抗外侮的义旗,关天培、葛云飞等 爱国壮士血染疆场,三元里人民奋起抵抗,但是,中国落后的大刀、长矛与英国先进的榴弹炮、滑膛枪之间较量的结果,使得满清皇帝不得不将排除这场有可能颠覆自己统治的危险的希望,寄托在琦善、伊里布和耆英之类的议和使者身上。结果,中国人连缔结一项体面的和约的资格也丧失了。 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古老的封建主义面前所显示出来的优越性: “人无弃材不如夷, 地无遗 利不如夷,君民不割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为了对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侵略,他们 从如何取法西方的“长技”而达到“制夷”的目的出发去了解西方。这样的了解,首推 1840 年 林则徐主持编译成的 《四洲志》和 1842 年魏源写成的 《海国图志》。对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四洲志》有如下一些记载:英国“惟技艺灵巧,纺织器具俱用火轮、水轮,亦或用 马,毋需人力”;法国“精技艺,勤贸易,商船万四千无百三十”。林则徐显然是以羡慕的心情 来看待西方先进技艺的, 这种心情在描述俄国彼得大帝学习西方技术的细节上, 表现得淋离尽致。《四洲志》写道:俄国 “及至比达王, 聪明奇杰,离其国都微行, 游于岩氏达览处船厂、 火器局,讲习工艺,旋归传授,所造火器战舰,反优于他国。迨至近日底利尼王攻取波兰国十部落,又击 败佛兰西国王十三万之众,其兴勃然,遂为欧罗巴最雄大国。”对彼得大帝学习西方技艺以致富强的肯定,自然是中国落后却又不思学习的反思。后来,林则徐在被遣戍伊犁途中,对鸦片战争中因 “器不良”、 “技不熟”而导致失败,仍然耿耿于怀,发出“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 取败也” 的感叹,并因此总结出取胜的八字诀: “器良技熟,胆壮心齐”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林则徐不但在广州时就“筹计船炮水军宜”,而且在 “获咎之后,犹以船炮二事上陈”。 《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 现今被认为是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在书中提出了著名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并对“夷”可师的 “长技”有过论述: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他还具体建议在虎门外创建造船厂、 火器局,聘用西洋工匠, 以期 “尽得西洋之长技” , 并设想造船厂除造战舰外还可以造轮船, 火器厂除造枪炮弹药外还可以制造 “借风力、火力、水 力”的各种“有益民用”的“西洋器械”。林则徐和魏源在挫折和屈辱的反思,却在满清权贵的 压抑下不能有所作为。林则徐用粤海关税以制造枪炮的建议,被道光皇帝指斥为 “一派胡言”; 魏源的 《海国图志》只是被看作一本新的地理书籍,而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核心思想,却被 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封建统治者对侵略者得陇望蜀的本性没有清醒的认识,依然昏昏然不思 振作,依然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原以为 1842 年签定的 《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没有想到十几年后侵略者会以 “修约” 为借口提出种种无理的要求,更没想到他们会再次发动新的侵略战争。 1857 年,英法联军占领广 州,; 1858 年,联军攻战天津,逼订 《天津条约》; 1860 年,联军推进到通州,清朝的八旗军“一战而蹶者十之二三,不战而溃者十之六七”,咸丰逃往承德,联军直抵京师,火烧圆明圆, 逼订 《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接受了本来 “断难允行”的种种屈辱条款。 与此同时,美国以 “门户开放”政策而享受“利益均沾”;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大片中 国领土。中国主权的每一项踪迹,在多项条约规定的限度之内,都被一扫而光。旷古未闻的奇耻 大辱,在朝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一部分人开始从存亡的角度认识到除非以武力为后盾,琦善、伊里布和耆英之类老于世故的外交努力是不足恃的。奕 ?承认:“夷祸之烈极矣”,“凡有血气者无不同声仇恨”;

文档评论(0)

135****8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