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薄胎技法独步紫砂江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助力人生,欢迎关注小编! 陈国良薄胎技法独步紫砂江湖 张 然 个人简历 1954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1972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随可道洪学艺,其后从事花盆、瓶、挂盘等制作。1985年曾在陶瓷公司职校学习工艺、素描、雕塑、图案装饰。1986年任宜兴紫砂工艺厂艺术培训中心辅导老师和技术总监。1988年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陶瓷造型设计”专业。1993年进紫砂工艺研究所专心致力于紫砂创新与制作。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人事厅颁发)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紫砂壶始于宋代,盛于明代,历史上出现的一批制壶高手,使紫砂壶成为世人追捧的艺术品,近些年来,更是博得了收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紫砂收藏热不断升温有关专家建议,最好选择有良好背景、传承有序的紫砂壶名家的作品进行收藏投资。考虑到断代、辨伪的难度,专家建议与其选择明清老壶或已经谢世的大家作品,不如选择一些颇具实力的中年制壶名家如陈国良、潘持平、葛陶中等高级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未来的升值潜力更大。名家的壶令人爱不释手总是有其独到的过人之处,他们之中以薄胎技艺独步紫坛的陈国良先生的紫砂壶总给人一种唯美轻灵的感觉。 花货作品技法独到 当记者见到陈国良本人,发现其衣着朴素、惜宇如金,略带腼腆,给人感觉与他所塑玲珑精巧的紫砂壶无一点相似之处,就连他的工作室也是一间不过+平方米的陋室,工作台边的收音机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再看他的壶,顿时觉得视野开阔,思绪一下游离到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之中。 “我1954年出生于宜兴蜀山……紫砂陶艺生涯已渡过20多年。回忆起艰苦的陶艺创作和自己成长过程,点点滴滴令我难忘。自感平生最欣慰最幸福的是生长在风景如画的宜兴蜀山之麓。这古老的窑场,捧着五色土,听到的是造缸先师的传奇故事,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孩提时代……” 绞缠着孩提时代如梦幻般的想象,陈国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花货:金钱松壶、供春壶、束柴三友壶、献桃壶、大君竹壶、天地壶、八宝葫芦、灵芝供春壶等。同样也有用历史传统造型加以发挥的光素器:虚灯壶、僧帽壶组、长城巨龙壶组、香玉壶、迎客壶、掇珠壶、三阳开泰壶、石瓢壶、祥云壶、虹途壶等。还有匠心独特,超越传统造型规律极具现代感的作品:力壶、海星壶、一洞天壶、天山小提梁壶、一帆风顺壶、圆三角壶。更有寄托了作者感情的仓0新之作:火中陶、秋艳壶组、卧云壶。每件作品都凝聚了创作者的心声,代表了陈国良自己的风格与特色。 陈国良给人的感觉是朴实无华的,而他设计的紫砂壶却壶体清秀,融自然之形和艺术之魂为一体,吸取自然万物的各种形态,采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把大自然中生气盎然的植物提炼成一种情趣,从而把这种韵味转化在文化艺术品上。他的紫砂壶壶体饱满圆润,壶身明快的线条无不显示其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技艺。 “薄胎如衣”惊四座 陈国良是紫砂大师何道洪的学生,早年也是制作紫砂花盆、花瓶为主,因此比旁人多一份感悟。他做壶以胎体极薄见长,壶体重量要比常人的轻了许多,因此制作难度也要高得多。物以稀为贵,陈国良的薄胎茶壶很受台湾收藏家的追捧。自古以来薄胎瓷器、玉器因其轻灵剔透一直受藏家喜爱,紫砂壶也不例外。陈国良就是当代紫砂薄胎的代表人物。薄胎就是打泥片时打得比一般壶要薄,应该不算是一种工艺,而是一种技法,一种作者体现自己功力深厚的技法。陈国良比喻,制作薄胎壶完全凭感觉,琢制过程充满悬念、激情与刺激。就像是挑战极限,整个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和赛车、攀岩等极限运动的参与者所经历的那种心理压力很像,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的感觉常使一般人知难而退。 薄胎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造型同样是沉稳厚重,上手却很轻,正印证了老子“大巧若拙”的道家理念。一把150毫升的小壶,托在手上轻若一块浮石,仅重50克,壶壁约1毫米薄厚,几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在手疑无物,定睛似有神”的薄胎壶达到了观赏与把玩的双重和谐,其轻巧的感觉让人爱不释手,实为意趣创作之妙品。 然而陈国良认为,薄胎壶还要更多的照顾到“观赏审美”和“实用审美”的要求,不能为了“薄”而“薄”。甚至让人不敢用手去摸,生怕会把壶碰碎,这就是对于实用审美根本没有理解,这是目前对于迎合市场而追求“新、奇、特”的严重弊病,也是一些工艺师对于工艺内涵肤浅理解的体现。紫砂壶作为一种实用器皿,一旦失去使用的愉悦,那工艺的生命将会丧失极大一部分光彩。 另辟蹊径别有洞天 为了达到形神俱佳的状态,陈国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训练自己的想象力,再就是打磨手上功夫。他说:“制作紫砂壶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驾驭这个领域。有新的构思和想法,才能更好的发挥表现出来,创新就是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怎样获得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作为紫坛花器高

文档评论(0)

w13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