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英语和汉语“妈妈”一词的异同
根据对四万名海外投票者和英国文化协会在世界各地的英语中心的学习者的调查显示,mother(母亲)一词被选为人们心目中最优美的英文单词。这项调查征求了46个国家7000多名英语学习者对优美的英语单词的看法和印象,并通过英国文化协会的网站(British Council:/tw/taiwan)在网上征求了非英语国家35000多人的意见,其中,来自中国的选票共3500份。
世界上的语言均有其独立的音素系统,而在如此纷繁的语言变换之中,表示“母亲”含义的大部分词却惊人的都拥有[m]以及类似的音素。如法语中的Mere,德语中的Mutter,英语中的Mom/Mummy/Mother,意大利语中的Madre…在这相似性的背后,隐藏的是语言表意最初的意图。
一、从词义角度分析“妈妈”一词的中外异同
从意义角度看,汉语与英语中表示“妈妈”含义的词(因为表达的多样化如“娘”、“Mummy”,不便用单一的“妈妈”代替我现在论述的问题)所代表的基本含义是相同的——从传统角度来看是指生育并养育个体的、与之有血缘关系的最近的直系亲属,对下一代个体具有养育和教育、使之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个体,简而言之,就是给与我们生命的母体;现代观念中有了较大的扩展,有时也涵盖对某个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事物。
英语中的mother:a woman in relation to a child or children to whom she has given birth(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基本含义是相同的。mother来自于古英语中的modor,究其语源,应追溯到中世纪的日耳曼语系(Germanic)。作为印欧语系的重要分支,日耳曼语系包括了英语、德语、荷兰语以及斯堪地纳维亚语。这一点也不难解释在这几种语言中表示妈妈一词的发音是如此的接近——
德语:Mutter
荷兰语:Emo
其他语言中的妈妈的表达:
法语:Mere
海地语:Maji
意大利语:Madre
丹麦语:Moeder
塞尔维亚语:Majka
……
从上面的列举中可以看出,印欧语系中对“妈妈”的表达均包含[m]的音素,这也不难说明,不同语言中“妈妈”这个单词的形成的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存在惊人的相似性。这一点将在下文中详细阐述。
再来看看汉语中该词的历史发展。在汉语中,“妈妈”来自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从动物继承而来的最简单发音:牛、羊开口发出的“吗”声。
“妈”从造字上看是形声字,从女,马声。《康熙字典》中释:“俗读若马,平声。称母曰妈。”这表示“妈”一字最早的单纯含义确实是指的母亲。宋朝已出现了“妈妈”的称呼,汪应辰《祭女四娘子文》中曾提到:“爹爹妈妈以清酌、时果庶羞之奠,祭于四小娘子之灵”。
以上证据可证明,“妈妈”一词并非元朝才有,更不是从苏联音译来的外来词汇。
在英语中这种不同地区、方言以及年龄上的差异相较汉语而言更为简单。Mom/Mummy/Mama等多见于口语,Mother的使用则更为书面(如Mothers’ Day)。由于英美更为开放自由的文化氛围,家庭之中也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沟通,在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方面不如中国家庭浓厚,孩子与父母之间更接近于一种朋友而非管教者的关系,在部分家庭孩子可直呼父母(尤其是父亲)的名字以示亲近,这一点中国传统观念有较大差异。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汉语和英语中“妈妈”一词及其引申义的使用规律来:汉语中的“母亲”和英语中的“Mother”相对,“妈妈”等口语称谓则与“Mom/Mummy”等相对,这两组在关系上均为书面/口语的关系。
二、从生理和心理双角度论述“妈妈”一词形成原因的相通点
对于“妈妈”一词发音如此之相似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来自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其生理原因,在于婴儿在出生后自然而然的“咿呀学语”——我们的声带在接受训练之前,就可以自然发出多个元音(如ni,ca,e,o,a等),此时他们所说出的并非语言,因为音与义尚未形成固定的结合,还不能称其为语言;但在婴儿自身的发音探索之中,双唇音为最易习得的语音形式,a又是最容易发出的元音之一(因而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有a这个音素),mama这个音又属于双唇音中的不送气音,婴孩更容易在咿呀过程中自然发出,(此为一般情况,不排除有少数孩子先发出送气双唇音baba)因而成为了大多数孩子第一个学会的真正意义上的词语。
第二个影响因素来自于心理原因。我们都知道,语言只有当音义称为固定的结合体时才成其为语言。那么我们也可以在此大胆假设:将“mama”一词的语音与给与我们生命的母亲的意义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HT 3539-2019《石油化工离心式压缩机组施工及验收规范》(报批稿).pdf
- 供应链管理岗晋升述职报告2025年深蓝色极简商务模板.pptx VIP
- DS solidworks培训资料大全-SolidWorks入门.pdf VIP
- 特灵HDWA磁悬浮离心式冷水机组 HDWA-PRC003-ZH 20200803.pdf VIP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质课件.pptx
- 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工作总结PPT.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夹心板材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docx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平行四边形题型举一反三.docx VIP
- 老年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指南 .pdf VIP
-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