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武汉理工大
学
三鹿集团案例评析
三鹿集团案例评析
1.事故回放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 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
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在同行业创造了多项奇迹和“五个率先”:1983年,率先研制、
生产母乳化奶粉(婴儿配方奶粉);1986年,率先创造并推广“奶牛下乡、牛奶进城”城乡
联合模式;1993年,率先实施品牌运营及集团化战略运作;1995年,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一频
道黄金时段播放广告;1996年,率先在同行业导入CI 系统。
2005年8月,“三鹿”品牌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之一,2007年
被商务部评为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三鹿”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2006年位居国际知名杂志《福布斯》评选的“中国顶尖企业百强”乳
品行业第一位。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三鹿品牌价值达149.07亿元。
2008年9月,查出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含三聚氰胺,造成不少婴幼儿肾结石,三鹿集
团被勒令停产整顿。工商资料显示,三鹿集团2007年底总资产为16.19亿元,总负债为3.95
亿元,净资产为12.24亿元。知情人士指出,集团如果面临患儿家属索赔,按每名患儿治疗
费1万元计算,也涉1亿多元赔偿款;如再遇液态奶退赔,以及患儿家属治疗费之外的赔偿,
企业可能需要卖光厂房等资产才能赔付。而且此次事件将使“三鹿”这块原来价值数十亿元
的品牌变得分文不值。没有资金,没有品牌,至此三鹿集团已无力回天。很多人将三鹿集团
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三聚氰胺事件,很显然这是很武断的。如上文提到的一样,在东窗事发之
前,对三鹿集团一直都是好评不断,不管在产品、品牌、科技创新、社会责任上,三鹿集团
都被看成是一个龙头企业。一个如此实力雄厚的企业怎么会因为一次错误就分崩离析呢?虽
然不能否认,毒奶粉事件对三鹿集团的巨大冲击,但其失败主要还是其公司战略及管理等内
部弊端造成的。
2008年12月25 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
产案处理情况。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三鹿集团于2008年9月12
日全面停产。截止2008年10月31 日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三鹿集团资产总额为15.61亿元,
总负债17.62亿元,净资产-2.01亿元,12月19 日三鹿集团又借款9.02亿元付给全国奶协,用
于支付患病婴幼儿的治疗和赔偿费用。目前,三鹿集团净资产为- 11.03亿元(不包括2008年10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武汉理工大
学
三鹿集团案例评析
月31 日后企业新发生的各种费用),已经严重资不抵债。
至此,经中国品牌资产评价中心评定,价值高达149.07亿元的三鹿品牌资产灰飞烟灭。
反思三鹿毒奶粉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三鹿悲剧的,三聚氰胺只是个导火索,而事
件背后的运营风险管理失控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2.醉心于规模扩张,忽视上游奶源质量
对于乳业而言,要实现产能的扩张,就要实现奶源的控制。为了不丧失奶源的控制,三
鹿在有些时候接受了质量低下的原奶。据了解,三鹿集团在石家庄收奶时对原奶要求比其他
企业低。
对于奶源质量的要求,乳制品行业一般认为巴氏奶和酸奶对奶源质量要求较高,UHT 奶
次之,奶粉对奶源质量要求较低,冰激淋等产品更次之。因此,三鹿集团祸起奶粉,也就不
足为奇。
另外,三鹿集团大打价格战以提高销售额,以挤压没有话语权的产业链前端环节利润。
尽管三鹿的销售额从2005年的74.53亿元激增到2007年的103亿元,但是三鹿从未将公司与上
游环节进行有效的利益捆绑,因此,上游企业要想保住利润,就必然会牺牲奶源质量。
河北省一位退休高层领导如此评价田文华:“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田文华头脑开始发
热,出事就出在管理上”。
3.企业快速增长,管理模式存在巨大风险
作为与人们生活饮食息息相关的乳制品企业,本应加强奶源建设,充分保证原奶质量,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三鹿仍将大部分资源聚焦到了保证原奶供应上。
三鹿集团“奶牛+农户”饲养管理模式在执行中存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