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法在风景园林中的地位与作用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国美学的基础是书法。“景面文心”的中国特色风景园林由物质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构成。书法是中国风景园林中最重要的人文要素。
【关键词】书法 风景园林 人文 意境 美学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和中国艺术的杰出代表。中国书法千古传承,举国同好。在人类文化史上,很难找到哪一种艺术形式蕴含着如此悠久、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书法怀有如此复杂的历史情结和深厚的感情。中国美学的基础是书法,“故谈论中国艺术而不懂书法及其艺术灵感是不可能的”。
被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的中国园林,不仅是人工模山范水创造的第二自然,而且注入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其成功之处就在于既追求“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自然境界,又追求“情景交融,物我共化”的人文境界。自然境界和人文境界的结合是中国园林独立于世界园林的最大特色,也是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发展的正确道路。
中国风景园林的无比辉煌受益于中国书法,没有书法,中国园林就失去了精华和特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发现和正确认识中国书法在风景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代风景园林建设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中应用好书法,对于捍卫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文化认同,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古往今来,书法应用于风景园林早有很多研究。但是已有论述比较分散零碎,不系统,并有所不足。中国传统园林有哪些要素?有的著述认为是筑山、理水、建筑和植物四要素,而匾额、楹联等书法制作品是融入建筑的;有的说是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和建筑园路三大要素,同样认为书法附属于建筑;还有的则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和匾额、楹联与刻石。见仁见智,不一而足,但都未直接把书法确立为园林构成的独立要素,甚是遗憾。
其实,“景面文心”的中国特色风景园林由物质要素和人文要素两个方面构成。如果建筑是物质与人文的结合,那么,人工修剪整形培育的植物、被赋予人格精神的山水草木、甚至被训练得会说话的鹦鹉八哥,还有经过训练会走钢丝会骑车的狗熊猴子就是自然(物质)和人文的结合。然而,景物毕竟是物,而诗、书、画等人文要素不过是以景物为载体。由此作者认为:书法是中国风景园林中最重要的人文要素。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不妨就书法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阐述如下。
一、书法本身可以是园林的主题
创建于1087年的西安碑林,是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的艺术博物馆,同时它本身就是一座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主题园林,并以集中展示历代书法艺术成就而蜚声中外。类似的书法主题园林很多,如有“江南第一碑林”之誉的焦山碑林、以汉碑集中存数居全国首位的孔庙碑林、以“龙门二十品”而极富盛名的龙门石窟碑林、以大唐中兴颂碑为代表的“浯溪碑林”等等。这些古代园林,最令人神往的就是书法艺术,这是为历代文人所赞叹、游人不断、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
当代书法主题园林中,仿明清风格的有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的开封翰园碑林、已跻身国家重点公园的太原碑林公园等;现代风格的有郑州黄河碑林、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临沂书法广场、通榆墨宝园等。当代书法主题园林在表现书法艺术的同时都能强调园林景观,突出生态和休闲功能。每一方碑刻是景,是诗,又是书法,让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二、书法作品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景观
书法作品不仅是中国园林景观极为典雅的装饰,书法本身就是极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有时就是观景的视觉中心,其观赏性完全能与山水、建筑、植物相媲美。无论是古拙自然的大篆、舒长圆挺的小篆、笔势横逸的隶书、高劲端庄的楷书、流动洒脱的行书,还是飞舞飘逸的草书,在不同书法家笔下都是各具风采独特的审美意味。匾额、楹联、屏风、置石刻字等,将书法艺术融入园林,使园林景观“寸山多致、片石生情”而光彩夺目,意味深远。
“联对、匾额,在中国园林中,正如人之有须眉,为不能少的一件重要点缀品。”园林斋馆厅堂的几处匾额题名和数副联语,不仅体现了景物构建之巧思,更让人隐隐闻到翰墨清香,使书卷之气盎然可掬,或出自典籍或诗文,或自撰之文词用在不同的场合,或由不同的书法家书写;或天真姿媚,或雄强浑穆,或潇洒飘逸,或方正拙朴,或平和圆融,或倔强险峭……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内涵陶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凝结成我们伟大民族的热血情结,也感染了无数海外游人。
颐和园的“云外天香”和“秋水亭”、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网师园的“渔隐”、留园的“长留天地间”、甲秀楼的“人在清莲瓣里行”等等,表达了一洗尘俗,与天地自然同在的精神状态。这些书香墨韵穿越时空,唤起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