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漫话.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乐大典》漫话 现在所说的百科全书,大约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类书。成书于汉代的《尔雅》,就是世界上最古的一部百科性辞书。在这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有关于类书的修纂。六朝梁代有《皇览》、《类苑》,唐时有《北堂书钞》、《艺文类聚》、《文思博要》、《初学记》等,宋、元修纂类书,以《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几种最为有名。但气魄之雄伟、内容之宏富,却要算明代的《永乐大典》了。它是我国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保存了大量的十四世纪以前我国的文艺、史地、哲学、宗教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比法国狄德罗、达兰贝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三百余年,所以《永乐大典》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一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率兵攻入南京,赶走建文帝,自己做了皇帝,曾引起方孝孺等一些士大夫的反抗。朱棣为了笼络人心,炫耀其“文治”,于是在公元1403年(永乐元年),特命解缙等仿照宋人阴时夫的《韵府群玉》、钱讽《回溪史韵》编纂一部大型类书,并交待了编纂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一书,毋厌浩繁。”解缙等召集了一百四十七人,仅用一年功夫编成《文献大成》。明成祖认为该书过于简略,不符合他的原意。于是在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再命姚广孝、郑赐、解缙等人重修,并召集了朝臣文士、四方宿学老儒达二千一百六十九人,分别担任编辑、校订、抄写、圈点等工作。启用了当时皇家图书馆文渊阁的全部藏书,还指派苏叔敬等人分赴各地采购图书。《永乐大典》修纂时,依照《洪武正韵》的韵目,“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辑方法,将自古以来书籍中的有关资料整段或整篇,甚至整部抄入,据不完全的统计,当时辑入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工技、农艺、医学等达七、八千种。公元1407年(永乐五年)定稿进呈,经过明成祖的审阅,他十分满意,定名为《永乐大典》。于是开始清钞,第二年的冬天便正式完成了。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分装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亿七千万字左右。 二 这样一部煌煌巨制,仅用五年时间就修纂完成,回顾一下修纂过程,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的。 首先这同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明成祖实际上是这项工作的发起人,而且亲自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从撰写序言和命名来看,也足说明他对这部百科全书的重视。编纂《大典》的主持者姚广孝、郑赐、解缙等人,不仅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而且富有实干精神,他们决不象一些官修书上徒挂虚名的达官贵人,从商订《大典》的凡例起到最后定稿,他们做了很多工作,是切实地负责了修纂过程的始终的。 这么大一部巨著,参加人员如此之多,假若没有严密的组织和细致的分工,显然是难以顺利进行的。虽然关于当时修纂的详情记载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一些零星的记载中钩稽出大体情况。监修是主持这项工作的最高负责人,以下设有副监修、总裁、副总裁共数十人。监修、总裁总其大成,副总裁除参与总的计划以外,又各兼一实际任务,领导编辑若干人,从事各该部门的编纂工作。如果该部门范围较广的话,再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所分的范围,由编辑人员搜集资料,然后将所有资料依韵目编排和连缀起来。此外还使用了大量的抄写和校对人员,负责核实资料和缮写工作,还设有“催纂”五人,来监视编辑工作的进度。整个编纂机构虽然庞大而并不臃肿,人手众多并未造成杂乱,由于组织得法,分工细致,保证了整个工作的顺利展开。 这次修纂《大典》,一方面能够知人善任,选用了一大批积极肯干而有真才实学的官吏和读书人。象梁潜、王达、胡俨、邹缉、曾sps=0548 等,都是一批博物洽闻的饱学之士。有一次明成祖曾经摘录一些书本上的疑难隐僻的事情来专门考问曾 sps=0548 ,他应对如流,“靡不悉对”。胡俨这人从小就好学,对于天文、地理、律历、医卜等方面典籍“无不究览”。另一方面能不拘一格,选用各方面的人材。有个叫陈济的,就是以布衣身份召来担任都总裁,他对《大典》的修纂作出很大的贡献。他不仅与姚广孝等人将《大典》的体例制订得秩然有法,十分得体,而且对工作中发生的疑难问题,都能“应口辩析无滞”,没有人不佩服他的该博的。又如“医经方”副总裁是太医院医生蒋用文、赵友同担任,僧人释道联担任了释教的副总裁,对民间文学很有修养的李昌棋,擅长阴阳之术的裴仕杰,精通星历和数学的薛富等等都参加了编辑工作,有许多人直接来自民间低层,各人的专长都能得到发挥。我们可以这样说,修纂大典是荟萃了各种专科的优秀人材,怪不得当时有人以“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来形容人员的盛况。 /sps=0548 /sps=0548 此外,对编纂者在工作生活上也提供了不少优裕的条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