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帛书第一人
从前人才成长,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如今成名成家,靠的是地位金钱炒作。偏居小城邢台的张鹤龄先生,既无什么关系背景,又具刚正不阿的性格,而能崭然昂扬于艺术之苍山云海,被誉为“当代帛书第一人”,凭得是他超然世俗的人格气象,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
牛城的文人墨客一向低调、谦恭,常常隐于市曹,与世无争。突然冒出来一位,就让世界大吃一惊。20多年前的白寿章,在邢台师范教了一辈子书,然而他的书画造诣很深,风格超然,个性迥然。生前不事张扬,死后身价百倍,被舆论追认为艺术大师。张鹤龄先生比白幸运一点,后半生赶上改革开放时代。也可惜被推崇到书坛显赫位置时,已届花甲古稀之年。绝不能以“大器晚成”称之,因为他的艺术之花早已盛开多年,只能说更多人领略到他书艺的圣洁之美,是相见恨晚了。
“吮墨玩笔六十年,不辞劳苦不嫌烦。求得修身达心性,笑对闲讽与冷言。”(《学书养性》)这60年又可分为两段,前30年磨炼功夫,后30年探求艺术。
鹤龄先生从小就对多姿多态的方块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中国书法有着与生俱来的爱好。“以碑帖为师,以笔墨为友”,一字百回、一帖千遍地临摹。“真草隶篆各具形,亦步亦趋觅师踪,泼墨有法描古仪,挥毫无度绘今容。”(《学书有得》)20世纪60年代初,我和他同在邢台搞剧本创作,每次他的剧本总是工笔小楷,如石印古籍,还没有讨论,已经先声夺人。就是在“黑白颠倒人成鬼,是非混淆假亦真”的动乱时期,被打成“黑帮”,关进“牛棚”,还相信“福兮祸兮有定数,躲进牛棚炼红心”(《而立之思》),依然搦管不辍,嗜墨如命,把《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工工整整地抄写了三遍。
十年磨一剑,锋刃自然开。鹤龄先生的笔锋磨炼到三个十年,浸淫书道,废笔成冢,越学越感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越学越感到墨池无边,只有通过超常的刻苦努力,才能“技艺绝伦精润泽,向背得宜时出新。和以娴雅达情性,心手双畅自有神”(《论风骨》)。长年累月地学习探求,积淀了深厚的精神资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技到艺,从物到心,穷幽极微的万里长征。
鹤龄先生研习书法,深入透彻,如他在《赞米芾其人其书》诗中所述:“临拟摹仿至乱真,博采众长始创新。洒脱飘逸羲之鬼,沉着凤翥元章魂。清雄绝俗诗文气,超妙奇险翰墨神。风樯阵马多俊迈,癫狂痛快字如人。”并由此悟出一味刻舟求剑,脱不开古帖的表面形式,往往会陷于迂腐、学究气,缺乏生气,像当年陈独秀评论沈尹默:“其俗在骨。”期望“博采众长始创新”,他一再警惕自己,不可过早地求变,那样会不切实际,失去经典书法的内涵和深度。出路在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得鱼而忘筌。像苏东坡所说的那样:“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鹤龄先生的后30年得遇改革开放,书法逐渐回到中国文化的核心位置。为人民群众学习书法的热情所鼓舞,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教育工作,一头扎进书海之中。在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渐渐领悟到书法艺术的美学价值,不断地加深对书法艺术的内容及其本质的认识,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体会到一部中国书法史,复古与创新交替进行,而始终以古人立极,在古中求新。并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书法创作和教学体验总结,写作出版了《书法三字经》,在书法爱好者中广为流传。
鹤龄先生一边书法教学,一边主编邢台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苦心孤诣,焚膏继晷,苦战八年。一天洗头发时,发现脸盆里漂起了一层白毛,照镜看时,头发眉毛全部脱落,嫩红的头皮见风就疼,医生说是长期精神紧张所致。第二年冒出一头银发,鹤发童颜,人与书都实现了一种脱胎换骨,呈现了一种浓郁的书卷气、仙气。慨然写诗道:“而立非立青丝少,知命非命白发稠。学得沉浮挣扎技,权为后生充导游。”(《知命之望》)
鹤龄先生迥然于一般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然才气,不仅是“博采众长”,各种书体的融渗,也包含了他深厚的多种艺术修养。早年在上海“联谊话剧团”时,跟着著名演员刘琼、石挥学话剧。后来从事戏曲改革,又和著名演员陈素贞、郭兰芝、姚淑芳共事,经他创作、导演的剧目有50多个,因风格清新受到郭沫若、田汉、贺敬之、乔羽等文学大师的青睐。长期的舞台经验,对他的书法创作有一定裨益。舞台艺术运用手眼身法步,招式程式塑造人物性格。书法用横竖撇捺点,疏密浓淡、结体、布局,表现艺术境界。舞蹈要在奇险中求平衡,书法也是这个道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也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整,既知平整,务求险绝,既能險绝,复归平整。始谓未及,中则过之,复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鹤龄先生深得其中奥妙,先有法,后破法,再建法,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书法艺术风格。
英国哲学家库古里夫说过:“诗是一切艺术的长女,大部分艺术的父母。”鹤龄先生像爱好书法一样爱好诗词,诗歌造诣很深,常常是诗书同行,比翼齐飞。一般人写字,往往是单练那几幅,走到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