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花儿”文献资料类型分析和开发利用
一、青海“花儿”历史文化背景及其“花儿”文献构成
(一)青海“花儿”历史文化背景概要
青海自古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着青海多民族的文明史。自元朝以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逐渐形成世居青海高原的主要民族。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在本区域内得到了充分交流融合,继承发展,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耕经济文化、牧业经济文化和多种宗教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逐步演变成具有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此外,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源头的青海有着悠久的远古文明和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它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青海这片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共同体。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特点、不同形态的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因为文化标准、文化特征、文化模式、文化结构的不同,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磨擦、碰撞和冲突,最终通过文化整合,形成了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的文化类型,从而奠定了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格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各兄弟民族世代进取,和睦相处,拼搏开发,各种文化和习俗互相影响、互相融合,有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鲜明的青海文化特色。在宏大而独特的文化背景下,“花儿”成为最具民族亲和力、最大民间认可度和最显青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境内多样的立体性气候,环境和气候又大大影响了各民族独有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气质,进而孕育了特殊的传统地域文化。青海“花儿”,就是青海文化大背景下,和古老河湟“花儿”相融合的地域“花儿”。这是有显著青海高原特色的,它具有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的高原特色。
(二)青海“花儿”文献构成概况
“花儿”是一种数百年来流传在大西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广泛传唱于汉、藏、蒙古、土、回、撒拉、保安、东乡、裕固等兄弟民族中的古老民歌,其历史之悠久,地域之辽阔,民族之众多,格律之严整,形式之多样,曲令之繁杂,实属罕见。青海“花儿”又叫河湟“花儿”,主要传唱在我省河湟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流行于全省,并影响及西北诸省区。青海“花儿”的内容以爱情为主,却宽泛涉及到青海地区的历史背景、山川地理、风土人情、宗教文化及生活理念,积淀了厚重的地方文化,凝聚了独特的审美情趣,犹如包罗万象的小百科,成为青海高原独有的文化瑰宝,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和广大群众的喜爱。“花儿”作为西部最有影响的民歌的一种代表,自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在现代人民文化水平日渐提高,科学的传播手段突飞猛进,交通日益发达,文化交流频传的条件下,一些国家的民歌日渐衰微,“花儿”仍充满活力,这更是难能可贵。研究民歌,除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外,更重要的是研究至今仍然保留在群众口头上的活的东西。“花儿”与国内其他民歌相比,今天所以仍能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大量历史悠久的传统“花儿”,还能在群众中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与西部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经济、交通、文化相对落后和人们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较少是分不开的。西部的“花儿”,除乾隆年间被甘肃诗人吴镇(1721年—1797年)在一首思乡之作中偶尔提及外,直到1925年在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由袁复礼教授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著文,第一次向外界宣布西部地区还有“花儿”这种民歌。直到1940年,才有第一本《花儿集》的出版。新中国成立后,“花儿”真正受到人民的重视,确立了它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中的地位。
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这时期由于党和政府对民间文化的重视,“花儿”开始登上大雅之堂,“花儿”歌手开始走向世界,“花儿”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大跃进形势。青海省文联成立了青海省民间文艺研究会,专门开展包括“花儿”在内的民间文学的大规模搜集整理,一批文化人和“花儿”歌手参与其中,先后出版了一大批“花儿”图书,为“花儿”的普及和文本研究奠定了基础。1963年前后,青海学界对“花儿”来龙去脉的争论,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1979年—1980年在《民间文学》上展开的关于“花儿”格律与流派的讨论,第一次将“花儿”研究纳入全国性的民歌讨论课题。为适应新的形势,在“花儿”的故乡——青海、甘肃相继建立起“花儿”研究学会,开始了对“花儿”的系统研究。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青海的“花儿”学术研究又一次形成高潮。这时期公开出版和内部印制的“花儿”作品集种类繁多。此外,这时期学界还对“花儿”传承人、“花儿”的革新发展、“花儿”的学术史等予以关注。这时的青海“花儿”研究还有三点值得一提:一是青海“花儿”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关注,美国、日本的一些学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永善县“打鼓草”的传承现状及保护思考.docx
- 黑龙江省发展民族民俗生态旅游产业对策研究.docx
- 清明节周记集合.docx
- 有关快乐周记300字.docx
- 六年级生活周记.docx
- 华语流行音乐中的新马音乐人.docx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法研究.docx
- 浅谈哈密土语中保留的一些古语词.docx
- 周作人儿童文学理论概述.docx
- 旅游开发与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同发展模式.docx
- 成都大学2024-2025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附参考答案.pdf
- 2025年平台运营专员招聘面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企业管理顾问招聘面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来料检验员招聘面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重庆市云阳县红狮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docx
- 2025年链家顾问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偏见检测和消除专员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面向对象程序员招聘面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内容编辑人员招聘面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设备冷水机组水泵风机盘管认知考试题.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