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教师版)
导
编制人:师荣兰
马俊丽
审核人: 张海敏
班别:
组别: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赏析诗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意的理解体会诗歌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理解诗歌丰富的诗情。
学 【学习重难点】 理解体会诗歌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的融合
【使用说明】
1.课前阅读课文,并用 10 分钟完成【自主学习】和【整体感知】;
2.课堂完成【合作探究】;
3.课后用 15 分钟完成【巩固提升】。
【知识链接】
案 一、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 “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 “物象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是整体的,空灵的。它突破和超越了具体的意象启发读者产生联想和想象,进入
装
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即 “境生象外 ”。
二、诗歌赏析方法指导
请认真阅读课本 P22-24 的“赏析指导”,用笔勾画重点,明确以下知识点:
1、什么是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诗文,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
订 己的脑海中,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世界之中,得到审美享受。
2、如何置身诗境?
、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和诗人取得共鸣;
B、通过联想,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境界中,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
线 C、充分发挥想象力,借助联想和类比,尽量构想出诗人为我们所描绘的奇幻的世界。
3、什么是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体会诗歌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4、怎样缘景明情?
、意象组合法:将诗中简单排列的意象连缀起来,在一个简约、明净的画面中,体会作者的诗思;
B、补充联缀法:把诗中那些跳跃性大,色彩不一,情绪起伏的意象,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联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以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C、品读词句法(尤其是结尾句) :对作品中的精妙的词句,多加涵咏、玩赏,品出精妙而使全诗意境、诗趣全出;尤其对那些诗意含蓄、余味久长的结句,要
反复吟哦,细细品味,以体会诗境之隽永、高妙。
三、了解作者:
张若虚 (生卒年不详)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
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扬名京都。 开元初与贺知章、 张旭、包融并称 “吴中四士”。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 、《春江花月夜》两首,其中《春江花月夜》是
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孤
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先生誉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
【自主学习】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1)滟滟( yàn )
..
(3)皆似霰 ( xi àn
.
(5)扁舟子( pi ān
.
(7)芳甸(di àn)
.
)
)
(2)宛转( wǎn )
.
(4)青枫浦 ( pǔ )
.
(6)捣衣砧 ( zhēn )
.
(8)碣石( ji é)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滟滟随波千万里( 水波闪耀动荡的样子 )
..
(2)江流宛转绕芳甸 ( 长满花草的原野 )
..
(3)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光明亮的样子 )
..
(4)昨夜闲潭 梦落花( 安静的水潭 )
..
(5)捣衣砧 上拂还来( 洗衣时捶捣衣物的砧石)
...
【整体感知】
请从景物、哲理、情感三个方面划分课文的层次,并概括内容。
(一)(开头至“汀上白沙看不见” ) 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
(二)( “江天一色无纤尘” 至 “但见长江送流水” ) 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三)(“ 白云一片去悠悠 ” 至 结尾)抒写思妇游子的两地相望相思之情。
【合作探究】:
慢慢品读,进入诗歌的情境;阅读课文后面的赏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再参考下面的赏析示例,从“景物美、哲理美、情感美”这三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赏析示例: 美在月色,(点出美在哪里)“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找出诗句)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 与大海连成一片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 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再现诗句) 一个“生” 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凸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景象壮观, 气势宏伟。(从内容(如意象)、手法(如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探究.pdf VIP
- 第二单元 学习项目二 《音乐为什么让人浮想联翩?》教案设计 人教版(简谱)2025音乐七年级下册.docx
- 8000m3-d啤酒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开题+外文+文献综述.doc
-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 半自动售票机的结构和功能 06半自动售票机的结构和功能.pptx
- 基于单片机和蓝牙APP的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贵州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火龙果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3年山东省新高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x
- 广西南宁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六套含答案.pptx VIP
- 孕前健康检查工作总结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