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镶着金边的豆腐
    一
    在我的印象里,有的豆腐可以上市,有的豆腐只能上街。
    可是眼前这份报纸,分明在对我说,我以为只能上街的豆腐,居然上市了,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东南亚爱吃豆腐的各国和地区。
    董事长是——宋云?对,没错,白纸黑字写着就是宋云!
    那流着鼻涕,脏兮兮的家伙?和我坐过同桌,对,我们不仅是同学,还是同桌。过去都是他对别人说我们是同学,至于我,从来不想承认我们是同学,现在我依然不想承认这个同学。
    可是报纸上白纸红字写得明明白白:宋云,著名的豆制品公司掌门人,今天将公司成功上市了,现在他的公司总部在省城,在我居住的城市也有分公司,做各种豆制品:嫩豆腐,老豆腐,豆腐干儿,豆腐皮儿,豆腐卷儿……特别好吃,我经常吃,但我从来不知道这居然就是我的同学宋云的豆制品公司,因为这家著名的豆制品公司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豆乡居。没有提到宋记什么什么的,也没有说过老板姓甚名谁。我不可能把这家大公司和我那脏兮兮的同学宋云联系在一起。何况我们有近二十年没有任何来往——自从他们搬走以后,我也没有听闻过他任何消息。要不是看到报纸上他的名字,我都忘记他了。
    我眼前浮现出三十年前的场景——城中村,卖豆腐的老宋,拉着个平板车,上面的两大板豆腐蒙着潮湿的白布,老宋好嗓门,一路吆喝着“豆腐儿……谁割豆腐来……”声传四方,根本不用大喇叭。然后大爷大妈们就陆陆续续从各处走过来,都端着自家的铁盆,开着玩笑,你说我端的是狗食盆,我说你端的是尿盆,老宋一瞅来人,便知道他要多少豆腐,往往是人还没到豆腐车前,豆腐已经割好了……所以人多也不怕,很快就都各回各家,炒豆腐,拌豆腐,炖豆腐……
    老宋继续往前走,来到十字街口,那里有卖菜的,有打烧饼的,有卖针头线脑的,有卖著名的老营洼卤肉的……老宋把豆腐车停好,这次他只喊了一嗓子“豆腐儿……”便不再喊了,他这是报到的一喊,人们都知道他今天又来了,虽然准时准点,但缺了这一嗓子,就仿佛买到的是假豆腐一般。那时我常常觉得这老宋胆子一定特别大,居然敢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说喊就喊那一嗓子。
    我最喜欢看老宋拿着一拃多长的薄刀割开豆腐的动作:只见老宋掀开那湿漉漉的蒙豆腐的白布,轻轻竖两刀横三刀地下去,那白嫩嫩的豆腐便齐整整地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小正方形,绝不拖泥带水,绝不出现一点毛边,想来那刀是极锋利的,后来我听说了一句很形象的话叫:刀切豆腐两面光。然后老宋熟练地托起一块放在秤盘儿里,口里念叨着:“一斤高高的……”他分割的每一块豆腐都是“一斤高高的……”大家不說他这手艺是“一刀准”,都称之为“一斤高”!“准”是正好够的意思,“高”就是多的意思了,这词当然还包括老宋手艺高,品德高……
    老宋通常在十字街口待一个小时,卖光了一车豆腐,就慢悠悠地回去了,仿佛消失了一般,没有人注意到卖完豆腐的老宋的去向,是啊,谁会关心一个车上已经没有了豆腐的卖豆腐的人呢?
    虽然老宋有那著名的“一斤高”,还有不错的人缘和好评,可我们几个小孩却从来看不起宋云的。虽然我们都喜欢看老宋割豆腐,但那又不是宋云,宋云又不会割出那么好看的直线。何况我们又不懂爱屋及乌这个词——尤其是我,老师讲爱屋及乌那堂课时,我是去邻居家吃满月酒的。
    我们几个小孩子看不起宋云,首先是因为他们家是外来户,租住了一个大院——我们这里属于城中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这里做生意的大都是外来户!还有就是宋云那时成天流鼻涕,脏兮兮的,一副乡巴佬模样,让我怀疑他爹卖豆腐有多么不赚钱。而且他学习也不好,他是二年级下学期转到我们班上的,第一个同桌就是我。我清楚地记得那个春天的下午,我们刚刚上完第一节的体育课,回到教室,我正要偷偷把在操场边采来的小花往同桌李丽的小辫子上插时,班主任韩老师进来了,领着一个黑黑瘦瘦的男生。那家伙低着头,模样神似去年踢皮球弄破了一年级教室的窗玻璃的我一样,但我并不因此心生同情或好感,而是很反感这家伙居然学我?
    韩老师一进来,大家都安静了下来,我也把小花藏到了抽屉斗里。
    “这是咱们班新来的同学,姓宋,叫宋云。宋朝的宋,宋江的宋……”韩老师对大家介绍着。
    “宋国庆的宋!”坐在后面的大勇接口道。然后他的同桌宋国庆就表情复杂地瞪了他一眼。
    “对,就是宋国庆的宋!这下咱们班就有两个姓宋的了!”韩老师笑眯眯的,显然非常同意大勇的说法,然后韩老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同桌李丽,我此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暗叫不妙。
    果然韩老师开口道:“李丽,你去和郑玲玲坐,宋云,你坐苏文旁边!”
    韩老师的一贯做法,就是每次转来个学生,都要先让其坐在好学生旁边。上次苗小翠新转来,就坐在班长刘社香旁边,这次总不能还坐刘社香旁边。所以,我这个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就很容易被选中。
    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