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生产技术 生产案例 案例之二十四 海南省澹州市菜用型甘薯产业化栽培模式.docx

甘薯生产技术 生产案例 案例之二十四 海南省澹州市菜用型甘薯产业化栽培模式.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甘薯生产技术 案例之二十四 海南省澹州市菜用型甘薯产业化栽培模式 一、地理环境与生产概况 海南省地处东经108036~111002,北纬18010~20004,属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雨热同季,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961~2439mm,年均日照时数为1832~2 558h,年平均温度22 ~260C,四季无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甘薯。 海南甘薯种植面积约为8万hm2,主要分布在澹州、文昌、海口、临高和陵水等市县,以秋冬薯栽培面积较大,全生育期100~130d,薯块主要用作饲料,兼作鲜食及小型食品加工,部分鲜薯销往内陆或出口。冬种甘薯市场前景广阔。 澹州市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濒临北部湾,是海南省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甘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 33万hm2左右。主要用作鲜食、加工及出口,是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和致富产业之一。 二、栽培模式说明 田间种植图24-1. 图24-1 田间种植示意图 三、栽培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推荐选用广菜薯2号和徐菜薯1号,目前,当地农民已逐步换种菜用甘薯新品种,替代必须撕去嫩茎和叶柄外皮才能食用的传统品种。 (二)主要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不受生活和工业“三废”污染,水源方便,且有机质丰富的肥沃疏松土地,避免使用连作甘薯地。施足基肥,重施有机肥,深耕松土。晒地待用。 2.起畦栽插 起畦宽lm左右,高15cm,畦间留30cm宽的浅沟,按25cm行距和20cm株距栽插薯苗,使用20cm长薯苗斜插,入土深度4~6cm,露出3片心叶,其余叶片埋入土中,栽后淋水。 3.采摘修枝 缓苗返青后,立即摘心,促多分枝。栽后1个月左右,摘下约10 cm长的新生嫩茎尖上市销售。采摘时,每条老枝保留2个节间和1片以上的完全叶。约7d采摘一批,可连续采摘3个月。 4.田间管理 经常松土除草,注意勤淋水保湿,勤施薄施速效肥。 5.防治病虫害 注意选用抗病虫品种,避免使用连作甘薯地。注意清除田间及地边杂草,灭除虫卵及初孵幼虫,生产中尽量少用农药,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如乐斯本等防治,并按说明书要求,保证足够的安全天数后采摘食用。 四、经济效益分析 使用优良的甘薯新品种及新技术后,执行本技术规程比常规栽培方式增加产量20%,每亩鲜嫩茎尖产量可达2500 kg, 2010年,甘薯薯嫩茎尖的市场收购价格为每千克1. 6元,产值4 000元。去掉生产成本1 800元,每亩纯收人可达2 200。与常规栽培相比,一季每亩提高农民纯收入1000元。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