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生物学简答、概述题总结
1. 维管植物中维管系统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1) 支持、输导(2) 适应陆地生境创造条件。
2.为什么说兰科植物是单子叶植物中虫媒传粉的最高级类型 ?
答:⑴几乎全为草本植物, 有陆生, 附生和腐生多种类型。⑵ 种类丰富, 约占单子叶植物的1/4。⑶ 花高度特化, 有许多适应虫媒传达室粉的特征, 如花两侧对称, 内轮花被中央一片特化为唇瓣,雄蕊与花柱相结合成合蕊柱,柱头常具有小突起的蕊喙;雄蕊仅1-2枚发育, 花粉多结合成花粉块, 子房下位,侧膜胎座⑷ 种子微小, 多数。
3.菊科植物是双子叶植物中最为进化的类群?
答:菊科是双子叶植物中最进化的一科,构成系统进化干的顶峰,具有多样的适应能力及进化性状:头状花序是花序中进化的性状;花瓣连合、聚药雄蕊、子房下位,胚珠少数——与虫媒传粉的角度相适应;萼片特化为冠毛、刺毛——有利于果实远距离传播;部分种类具有块茎、块根、匍匐茎、根状茎——有利于营养繁殖的进行;
4.从颈卵器结构的变化来看高等植物适应陆生环境的演化趋势。
答:随着植物各类群的进化, 颈卵器逐渐简化: 苔藓植物具有典型的颈卵器, 颈部、腹部, 颈沟、腹沟, 颈壁细胞、颈沟细胞、腹沟细胞、卵细胞等, 有时有短柄部, 其有利于陆生生活。蕨类植物颈卵器细胞数目减少, 精子器柄、壁细胞逐渐减少, 或退化, 进一步简化和缩短发育过程。裸子植物更加退化或简化, 颈沟细胞消失, 腹沟细胞消失等, 主要受到胚珠的保护。被子植物颈卵器消失, 代之为8核胚囊等, 存在于胚珠中, 胚珠又得到子房的保护。
5.假花学说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完全一致, 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一个退化的雄花和雌花; 并设想被子植物来自裸子植物的麻黄类, 而麻黄类以单性花为主, 故认为原始的被子植物也必然是单性花; 因而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代表是单性花的柔荑花序类植物。假花学说是恩格勒学派的理论基础。
6.真花学说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一个简单的孢子叶穗, 花里的雌蕊和雄蕊相当于大、小孢子叶; 它是由已灭绝的裸子植物拟苏铁类具两性的孢子叶球演化而来的, 因而认为原始的被子植物的花是性的; 而现代被子植物中具有伸长的花轴、心皮多数而分离的木兰类植物是原始类群的代表。真花学说是多心皮类的理论基础。
7.植物类群的演化趋势:
①从水生到陆生②从简单到复杂③生活史进化④生殖进化
答:植物类群演化的趋向是由结构和功能的简单和不分化趋向复杂、分化和完善。①植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过程中,植物体各种器官和组织开始分化和分工,如根茎叶的出现、维管系统的发生以及生殖器官和胚的发育,都是从水生到适应陆地生活而产生的——茎叶体植物比原叶体植物要复杂得多②生殖方式上,从细胞裂殖(蓝藻门和细菌门),到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同配——异配——卵配)③生活史上,由一种植物体(单倍体或双倍体)到具有两种植物体(孢子体和配子体),且植物越来越强化孢子体
8.自然选择如何对植物进化发挥作用?
对一个居群而言,其进化潜势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该居群包含多少遗传变异。而自然选择是自然对有利变异的保存和对不利变异排除的现象。分为稳定选择、定向选择和分离选择。自然选择能促进居群的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更有利的基因来替换原有基因而产生的,选择就是把随机的、偶然的变异纳入非随机的、必然的轨道,使植物表现出定向的进化。自然选择的实质就是定向的改变居群的基因频率。
9.植物种群在环境中是如何进化的?
植物所具有的生理、形态特征,从根本上说都是由植物内在基因型所控制,同时受到环境条件不同程度的影响。种群内在的变异使得种群更适应于环境,如果环境条件随时间发生变化,优良的基因型将较好的适应新环境,并在自然选择中产生适应性更强的表现型,在这个过程中,种群的遗传组成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产生了进化过程。由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环境条件差异较大,不同植物朝着适应各自环境条件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植物不同类群的产生。
10.植物如何适应环境?
11.植物演替的基本规律:各不同演替阶段表现为植物种类和环境的变化。生物量及现存量随着演替的进程而增加,到顶级群落时达到最大,但净生产趋于下降,呼吸量趋于上升。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生活型不断发生更替,并向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型类型发展。
12.被子植物对陆地环境的适应性。
被子植物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要受到生态因子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事业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docx VIP
- 规范《GB1631-79-离子交换树脂分类、命名及型号》.pdf VIP
- smt转正工作总结报告.pptx
- Unit+1+Laugh+out+loud+Understanding+ideas+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pdf VIP
- 物理竞赛全套课件.pdf
- 2025年临床中成药应用精选题库与解析.docx
- 人机交互设计 课件 第3章 交互设备.pptx
- 2025届高三数学高考二轮专题复习:立体几何解答题专练(含解析).docx VIP
- (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1.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