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心与心理的文化心理蕴涵 二、心理之涵义溯源 (一)魏晋之前:心理之分 (二)魏晋伊始:心理之合 (三)宋明之时:心理合一 (一)魏晋之前:心理之分 在魏晋南北朝之前的历史典籍中,至今尚未发现“心”与“理”联接在一起使用的资料,在那时“心”与“理”是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 (二)魏晋伊始:心理之合 我国三四十年代著名心理学家张耀翔教授有深刻见解。他说:“‘心理学’三字在中国古籍上似乎从未一起排列过。就是‘心理’二字相连的也很少。陶潜诗:‘养色含精气.粲然有心理’,或是这二字最早的联缀。但陶之所谓‘心理’,未必和现在的解释相同。王守仁也连用过‘心理’二字。他说:‘心即理,心理是一个’。这种用法显与吾人用法两样。” (三)宋明之时:心理合一 宋明两代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明确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将“心”与“理”合而为一。首先,陆九渊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基本前提出发,认为“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三、心学即是中国本土心理学概念 心学是陆九渊、王阳明所创立的,故而又称陆王心学。心学的意义在于它特别地看重了心的作用,把心的作用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心既是宇宙的本体,又主宰人身。心学既是一种哲学体系、伦理学体系,又是一种心理学体系。 第三讲 影响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几个重要观念 一、天人观与文化心理学 人是以征服者出现在大自然的面前,还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大自然.这关乎到对大自然是保护还是掠夺,是平等相处还是占有.同时也影响到人类的一系列观念,如宗教观念、哲学观念、美学观念、建筑观念。特别是影响到对人及人类心理的理解。 二、阴阳观与文化心理学 三、五行观念与文化心理学 五行观念记载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润曰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这也是从人们直接接触到的物质中概括出的五个基本的要素,认为它们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行说为论证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如关尹子即根据“五行互生互灭”的观点来论证精、神、魂、魄、意“五者回环不已”。 古希腊人把世界归结为“火”、“气”、“水”、“土”四大元素,但这四种元素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指称,而中国的阴阳五行则是一种抽象概念,不是具体物质,在当时条件下,这种选取无疑非常高明。 综观中医典籍可以看到,阴阳的本质含义就是一分为二,可以通过对立统一两种力量的作用来把握人体的生理活动。 《周易》所首倡的“天人合一”观是人依附于天,而不是天依附于人,即用自然界的标准来衡量人类的道德与智慧。如《周易·乾卦·文言》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达,后天而奉天时。”意即“大人”的德行,必须与天地、日月、四时等大自然的规律相符合。 按照《周易》的观点,人生的最高理想人格不是到人类社会中去寻找,而是到大自然中去探求。 《周易》开创了以自然界为坐标或参考系而思考人类本身的活动。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原始思维方式,它表明在人类早期,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表明在人类的早期人对大自然的依赖性。所以处处强调人类的活动要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即向自然界去寻求人类社会的规律。 《易经》首创的这种思维方式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即使主张“天人之分”的思想家也是以自然为参照系与人进行比较的,如荀子、孟子、王充、王夫之等的人禽之分的观点的形成,就是在人与自然界的比较中完成的。总之,天人观对于心理学思想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1)它直接孕育了心理的基本观点之一的心物观。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的心理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2)人贵论思想以及人性论思想都与天人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人贵论的最早表述是《尚书·泰誓篇》:“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这一思想对后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孔子就说过“天下之性人为贵”,显然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比较。 荀子就曾将动物与人进行比较。他说:“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以其有辨也。”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不仅如此,荀予还从无生命的物质、植物、动物与人的比较中认识到人最为天下贵。他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中国古代人性论或习性论的形成也与天人观有密切关系。中国古代人性论或习性论实际上就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便是自然的部分,即人的自然性,另一部分为习得的社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麻醉中水电解质平衡管理.pptx
- 2025年新高考天津卷语文真题(解析版-).pdf VIP
- 腾势-腾势X-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典版(插混)-QCJ6490ST6HEV-腾势X插电式混动SUV用户手册20191212.pdf VIP
- 艾灸疗法ppt课件.ppt
- SHT 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规范.docx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二十二.doc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六.doc VIP
- 三年级 上 音乐 苏教版.doc VIP
- 装饰装修工装饰装修工试题五.doc VIP
- 2024江西南昌凤凰城上海外国语学校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