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高中语文_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精选5).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主讲: (高一语文组)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郁达夫。 2)欣赏秋景,体会感情。 3)探究赏析精彩细节。 教学重点: 目标1:了解并掌握郁达夫。 目标2:欣赏秋景,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目标3:探究赏析精彩细节。 教学课时:2课时(本节课是第2课时)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互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根据诗句猜季节 第一组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 :《绝句》 3、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 :《问刘十九》 第二组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新课内容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郁达夫。 2、欣赏秋景,体会感情。 3、探究赏析精彩细节。 (二)文本探究 第一环节:解题 1)问题设计:有人建议将题目《故都的秋》改成《北平的秋》《古都的秋》…… 你认为可否?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问题明确: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故”暗含了作者的一种深沉的眷念和怀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题目明确而深沉。 4)知识拓展 5)第一环节总结:题好一半文。 第二环节:文章结构 1)问题设计:你认为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划分呢?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问题明确。 4)第二环节总结 第三环节:文本赏析与探究 (一)寻秋色 1、问题设计1:作者寻找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故都的秋色?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知识拓展 4、问题设计2: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牵牛花?作者为什么喜欢这样颜色的牵牛花呢? 5、问题明确:情景交融。 (二)听秋声 1、问题设计1:作者寻找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故都的秋声?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知识拓展 4、问题设计2:品味悠闲的交谈声。 5、问题明确: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三)第三环节总结 第四环节:走进郁达夫 1、作者简介 2、作品风格 3、创作背景 4、问题明确:知人论世 第五环节:主题探究 1、问题设计:颂秋还是怨秋?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问题明确:生机勃勃是美,悲凉也是美。欣赏秋的衰败,于作者而言,并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知道作者是颂秋的,颂秋来源于最深沉的爱。作者将他深沉的爱融入在孤独的秋景中,给我们以灵魂的享受。 第六环节:实践练习 1、抓住景物的特征,仿照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格式,根据课文秋景内容写一首小令。 2、根据课文中的情景创作一首现代诗。 (三):布置作业 《郁达夫,我想对你说》(课后作业,300字左右) 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一36班,从开学到现在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该班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有些学生能够体现出读书面广、视野开阔的特点,有着一定文学素养。喜欢创作诗歌,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也有体现! 效果分析 通过《故都的秋》的学习,学生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重点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1、能够从内容上、结构上赏析文章题目。 2、能够从“总—分—总”的角度把握文章的结构。 3、能够从“手法”“情感或者作用”角度,赏析文中的精彩句子。 4、能够结合所学习的内容,仿写或者创作诗歌。 总之,本节课达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提升!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自读文本,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评测练习 一、作者、作品小测试 1、郁达夫,原名( )。 2、小说代表作品有( )( )。 3、散文代表作品有( )。 二、基础知识小测 (一)给下面的黑体字注音: 1、潭柘寺 2、椽子 3、平仄 4、廿四桥 5、落蕊 6、潜意识 (二)解释词语 1、大笔如椽 2、秋士 3、无可厚非 4、美轮美奂 三、句子赏析 1、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2、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课后反思 《故都的秋》在学习完毕之后,针对本节课我也进行了反思,有几点需要我在今后值得改进的地方: 1、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上,稍微地显得啰嗦了一些,拓展的多了一些。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