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接口PCB设计经验分享(2).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接口 PCB设计经验分享 以太网口 PC B布线经验分享 目前大部分32位处理器都支持以太网口。从硬件的角度看,以太网接口电路主要由 MAC控制器和物理层接口 (Physic a 1 Layer, PHY)两大部分构成,目前常见的以太网接 口 芯片,如 LXT97 1、RTL8 0 19. RTL8201、RTL80 3 9、CS8900、DM 9 008 等,其内部结 构也主要包含这两部分。 一般3 2位处理器内部实际上已包含了以太网MAC控制,但并未提供物理层接口,因 此,需外接一片物理层芯片以提供以太网的接入通道。 常用的单口 1 0 M/100Mbps高速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要有RTL8201. LXT971等, 均提供MII接口和传统7线制网络接口,可方便的与CPU接口。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主 要功能一般包括:物理编码子层、物理媒体附件、双绞线物理媒体子层、10BASE-TX编码 /解码器和双绞线媒体访问单元等。 下而以RTL82 0 1为例,详细描述以太网接口的有关布局布线问题. 一、布局 1、 RJ 45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应当尽可能的缩短. 2、 RTL8 2 0 1的复位信号Rtse t信号(RTL8201 p i n 2 8 )应当尽可能靠近RTL 8 0 2 1,并且,如果可能的话应当远离TXT-, RX+/—,和时钟信号。 3、 RTL8 2 01的晶体不应该放巻在靠近I/O端口、电路板边缘和其他的高频设备、走线或磁 性元件周围. 4、 RTL8 2 01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也应该尽可能的短.为了实际操作的方便,这一点经常被放 弃。但是,保持Tx±, Rx±信号走线的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且RT L 8 201和变压器之 间的距离需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约10~12cm。 5、 Tx+ and Tx— (Rx+ and Rx-)信号走线长度差应当保持在2 c m之内。 二、布线 1、 疋线的长度不应当超过该信号的最高次谐波(大约10 t h)波长的1/20。例如:25M的 时钟走线不应该超过30cm, 125M信号走线不应该超过12cm (Tx±, Rx±). 2、 电源信号的走线(退耦电容走线,电源线,地线)应该保持短而宽。退耦电容上的过孔直 径最好稍大一点。 3、 每一个电容都应当有一个独立的过孔到地. 4、 退耦电容应当放在靠近IC的正端(电源),走线要短。每一个RTL8201模拟电源端都 需要退耦电容(pin 3 2, 36,4 8 ).每一个RT L8201数字电源最好也配一个退耦电容. 5、 Tx±, Rx土布线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Tx+, Tx-应当尽可能的等长,Rx+, Rx— s应当尽可能的等长; Tx土和Rx 土走线之间的距离满足下图: (3 ) Rx±最好不要有过孔,Rx±布线在元件侧等。 TX* TX- OV1 1 L4 L3: 1/10 incli= O.25cm PY 一 t L3 Clock 1 L4 L1 - n?d better isclittion. ex: GND shdcklkng 三、电源和地层的连接 1、 对与Power/GND层的分割,没有一个绝对的尺度来参考: 对于信号/电源/总线的布 线也是如此。 2、 RTL8201的数字地引脚应该通过过孔连接到数字地层,RTL 8 20 1的模拟地和Tx±/Rx± 外围电路地应当连接到模拟地层。 数字地:除了模拟地之外的RTL8201所有GND引脚; 数字电源:除了模拟电源之外的RTL820 1所有YDD引脚: 模拟地:29 , 3 5, 45 模拟电源:32, 3 6, 4 8 3、 变压器的两边需要割地:即RJ45连接座和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和RJ-45座项连接的一侧) 用单独的隔离地。在这个隔离区域下没有电源和接地层存在.变压器两侧割地如图所示 Isolated Ground Isolated Ground 4、从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器件过来的信号接往RJ4 5网口插座时需要注意:金属机壳以及与 印制板相连的金属前而板应与印制板内部电路(包括信号和地线层)隔离至少5mm以上,印 制板静电电流泄放通路的地应优先选择机壳地,板上的金属部件和金属接插件能就近接机壳 的应就近接机壳,无法就近接机壳的接静电保护地环或工作地,工作地应是大而积的地层。 四、其他与模拟性能有关的方面 1、 模拟地引脚(29, 3 5, 4 5)必须位是一个好的接地回路,因此为了避免使用单独的终 端地,扩大模拟地层,并使模拟电路的返回电流尽可能的返回到真正得GND,这在2 -lay er s布局中尤其重要. 2、 考虑到EM I ,如果你发现当从MI 1接口读写时EMI问题有点严重,你最好在系统 GND—Power层间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