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案及教学设计(选3篇).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精选 3 篇) 导语:《曹刿论战》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以下是本人整理的曹刿论战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曹刿论战优秀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属于散文作品。该文记的是齐鲁长勺之战,齐强鲁弱,结果鲁国大获全胜,成为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曹刿对战前、战中、战后都作了很好的论述,指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 【设计理念】 1、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欣赏作品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自己 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初步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字的古今义。 3、掌握阅读文言文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自己对人 生有益的启示。 【教学方法】 1、认读法 ( 解说:目的是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 出停顿 ) 2、品读法 ( 解说:学生能读中有品,品中有悟 ) 3、探究法 ( 解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互助合作的习惯 ) 4、归纳法 ( 解说:学习需要方法,方法源于归纳,归纳 益于拓展 ) 【教学手段】 课件、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学生列举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引入课题,参 照课文注解①简介《左传》 。 《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 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 722 年以后二百多年间的许 多史料。 二、诵读课文 ( 一) 认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和停顿。1、辨读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效果。 ( 出示课件 ) 曹刿() 小信未孚 () 小惠未徧 () 下视其辙 ( ) 登轼而望之 ( ) 望其旗靡 ( ) 2、朗读课文 教师背诵 学生齐读 注意下列句子的语气和停顿。 ( 出示课件 ) 又何间焉 ( 反问语气 ) 民弗从也 ( 否定语气 ) 忠之属也 ( 肯定语气 ) 夫战,勇气也 ( 发议论 ) “下 / 视其辙,登 / 轼而望之”或“下视 / 其辙,登轼 / 而望之”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 二) 品读课文 要求:理解文意,体会文情 1、自读质疑,合作探究 学生自读,要求: a、自由散读,对照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 b、对疑难词句进行圈点并质疑。 教师活动:点拨、引导,适时评点。 提示学生积累文言词汇,按字词句分类,掌握文言文学 习规律。 ( 出示课件 ) a、词的古今义 间、鄙、牺牲、狱、加、情、可以、忠 b、与战争 ( 战车 ) 有关的词 如:“鼓”、 “败绩”、 “驰”、 “辙”、 “轼” c、特殊句式的理解 如: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句 ) 在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当小老师,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第一段的 “何以战”,第二段的“鼓” “逐”,第三段的 “公问其故” ,理解段意, 理清文章的结构。 ( 出示课件 ) 公将战 ,, 请见 求见 论何以战 乡人劝 ,, 何间 衣食分人 ,, 小惠 ,, 民弗从 分析 祭祀弗加 ,, 小信 ,, 神弗福 断狱以情 ,, 忠之属 ,, 取信于民 从战指挥 鼓,, 未可 ,, 齐人三鼓 ,, 可,, 齐师败绩驰,, 未可 ,, 下视 , 而望 ,, 可,, 遂逐齐师一鼓作气 ,, 彼竭我盈 ,, 故克 论战胜故 大国难测 ,, 辙乱旗靡 ,, 故逐 学生讨论 ( 出示课件 ) a、曹刿问“何以战” ,鲁庄公一共回答了三次,曹刿对 他的回答满意吗 ?鲁庄公把战争的胜利寄托在哪里 ? b、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 c、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庄公的“鄙” ?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 出示课件 ) 衣食分人 ( 大臣的支持 ) 鲁庄公论何以战 祭神弗加 ( 神灵的保佑 ) 断狱以情 ( 百姓的拥护 ) 战前:衣食分人、祭神弗加 ,, 政治上无能 鲁庄公的“鄙” 战中:“将鼓”、“将驰” ,, 急躁冒进战后:既克,问其故 ,, 军事上无知战前:取信于民 曹刿的“远谋” 战中: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战后:后发制人 3、学生探究,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1) 联系全文,请学生说说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 归纳小

文档评论(0)

150****09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