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摘要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或长叶地榆 S. officinalis L. var.
longifolia (Bert. )Yü et Li 的干燥根,性味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有凉血
解毒、止血敛疮的功效,主治血痢、衄血、子宫出血、疮黄疔毒、烫伤。现代研究表明,
地榆主要含有鞣质及酚酸类、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成分,具有止泻、抗菌、抗炎等
作用。本试验进行了地榆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地榆提取物制备工
艺的优化以及地榆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旨在为进一步制剂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
学依据。
(1)地榆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对地榆药材和地榆提取物中没食子酸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Shim-
pack GIST C 18 (250mm×4.6mm ,5μm )为色谱柱,甲醇-0.05%磷酸溶液(5:95 )为流动
相,检测波长为272nm ,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 ,进样量为20μL,没食子酸
特征峰的分离度为2.0 ,理论塔板数为3500 。没食子酸在7.264~72.640μg/mL 浓度范
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2174.2214x-28549.9344 (r=0.9999 ),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0%,RSD=1.06% 。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地榆提取物含量测定。
(2 )地榆提取物制备工艺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料液比、
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地榆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为:乙醇
浓度40% ,料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2 次,每次提取1h。验证试验结果表明,
在此工艺条件下,干浸膏得率、没食子酸转移率和综合评分平均值分别为 50.76%、
118.11%、97.91%,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说明该条件为地榆提取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
(3 )地榆提取物的抑菌作用: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测定地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的抑菌作用,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划线法测定MIC
和MBC 。结果表明,地榆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标准株的平
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0、17.9 和16.6mm,MIC 和MBC 均为0.78mg/mL;对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3、13.7 和17.0mm ;
MIC 分别为0.78、6.25 和0.78mg/mL;MBC 分别为0.78、25 和0.78mg/mL 。说明地榆
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地榆;没食子酸;抑菌作用;响应面法;工艺优化
I
目录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I
文献综述 1
第一章 地榆研究进展 1
1.1 化学成分 1
1.1.1 鞣质及酚酸类 1
1.1.2 皂苷类 1
1.1.3 黄酮类 2
1.1.4 多糖类 2
1.1.5 甾体类 3
1.1.6 其他 3
1.2 药理作用 3
1.2.1 抗炎作用 3
1.2.2 抗菌作用 4
1.2.3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4
1.2.4 止泻作用 5
1.2.5 免疫调节作用 5
1.2.6 抗氧化作用 5
1.2.7 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6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