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文本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本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检验学生专业索质和能力,训练学生科研技能的重要教 育形式,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其撰写在参照国家、各专业部门制 定的有关标准及语法规范的同吋,应遵照如下规范: 1.论文写作及排版要求 论文(设计)文本应依次包括封面、FI录、中文题H、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 H、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外文翻译等部分。 论文(设计)统一使用Word软件进行排版,用A4 (210X297 mm)复印纸双面打印。 丄下左右边距均为25 mm,页眉、页脚均为15 ?o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单倍行距。 页眉内容统一为“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用宋体小五号斜体字居右。 页码设在下边线下居屮,用小五号宋体。H录、摘要、关键词等非正文部分的页码 用罗马数字(I、II……)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编排。外 文翻译单独编页码。 论文错漏文字、符号不能超过千分之一。 1.1目录 H录独立成页,包括全部正文的章节标题(视论文需要,编写到2?3级)、参考文 献、附录等内容及对应页码(屮外文摘要及关键词、致谢、外文翻译等不列入H录)。 1.2题目 题FI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文题H不超过10个实词, 不使用标点,屮外文题义应i致。题H—般不用英文缩写词,必须采用吋,应使用木行 业通用缩写词。 1.3摘要与关键词 1.3.1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设计)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能扼要说明研究H的、主 要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 不是章节的缩写。摘要屮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 用文献编号。屮文摘要一般为300字左右,外文摘要内容与屮文摘要内容一致。 1.3.2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在摘要屮出现的通用 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8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 列。屮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1.4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按照不同学科领域特点,一?般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正文字 数要求:一般理工科类不少于7()0()字;文科类不少于8000字;外语类不少于5000个 单词。优秀论文应符合省评优规定,理工科类不少于10000字;文科类不少于12000字; 外语类不少于6000个单词。 1.4.1绪论 绪论应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FI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 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以及提出问题。绪论貝是文章 的开头,可省略章节号。 1.4.2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 1.4.2.1章节及其标题 章节标题应突岀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使用标点符号,尽量 不采用英文缩写词。 1.4.2.2论文层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层次代号格式要求参照表1-1和表l-2o正文 用五号宋体,首行空两格。 表1-1理工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章 inx x x x x 顶格,四号黑体 条 i. inx x x x x 顶格,小四号黑体 款 1.1. inx x xxx 顶格,小四号黑体 项 1.1.1. inx x xxx 顶格,小四号黑体 五级 1.1.1.1. inx x x x x x x x x 顶格,小四号黑体 表1-2文科类论文层次代号及说明 早 □ □一、X X X X X 空二格,四号黑体 条 □ □(…)X X X X 空二格,小四号黑体 款 □ □1. X X X X X 空二格,小四号黑体 项 □ □ (1) X X X X 空二格,小四号黑体 五级 □ □①X X X X X 空二格,小四号黑体 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 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而右边线标注,如第1 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 +、一、X、十”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 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公式屮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 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屮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一个字对齐, 格式见下例: 式屮 Mf——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f—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插表 表格一般采取三线制,不加左、右边线,上、下底为粗实线(1磅),屮间为细实线 (0.75磅)。比较复杂的表格,可适当增加横线和竖线。 表序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