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强化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表而强化技术概述 1」表面强化技术概述 表面工程是一个既古老乂新颖的学科,人们使用表面工程技术己有悠久的彷史。追溯到儿 千年前,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L1经开始应用钢的淬火、铜器热镀锡、湮金及汕漆等古老 技术。但是,表面工程的迅速发展还是从19世纪工业革命开始,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 上10人关键技术,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势头出现工程研究的热潮,儿乎涉及了工业的 齐个领域,表面工程技术仍是将是主导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 表血工程是经表血欲处理厉,通过表血涂覆、表血改性或表iiij复合处理,改变同体金属表 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形态和应力状态等,以获得所需要表面性能的系统 工程。它是近代技术与经典表面工艺相结合而繁衍、发展起來的,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具 有明显的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和极强的实用性。 1.2表面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2.2表血热处理强化 2.2.1渗碳 为增加钢件表面的碳含量和形成一定的碳浓度梯度,将钢件在渗碳介质中加热并保温, 使碳原子渗入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称为渗碳。渗碳是将钢件加热到奥氏体状态,进行碳渗 入及扩散,随厉淬火并低温冋火。其目的是改善表层及心部组织,提高表面换度和耐磨性, 增加抗疲劳强度。儿种常见的渗碳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囤见卜图: 渗碳方法 特点 应用范围 气体渗碳 生产率高、操作方便、容易实现白动化连续 生产,渗层质量好,但废气有污染 大批量生产,应用最广 液体渗碳 加热速度快、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 小件、细长件、薄件渗碳,批 量生产,应用很少 固体渗碳 渗碳周期长,劳动条件差,渗层碳含量不易 控制,但不需要专用设备 单件、小件、小批量生产,应 用较少 离子渗碳 渗速快、质量好,节电与节气、无污染,但 专用设备成本高 重载和精密件深层渗碳,批最 生产,应用正在扩大 真空渗碳 可以高温渗碳、渗速快,表层无氧化,质量 好,显著改善劳动条件,但专用设备成本高, 容易产生炭黑 梢密件,关键件,批量生产, 应用正在扩人 流态床渗碳 传热快、渗速比气体法快,气氛容易控制或 改变,有利于符合处理,对进行高浓度渗碳 批景生产,开始应用 高频加热气体 渗碳 利川高频加热高温渗碳,渗速快。炉外制备 渗碳气体通入渗碳。可列入冷加工流水线生 产、设备成本较高 只适用于单一品种生产,多品 种渗碳质量难控制 渗碳的化学反应钢渗碳一般在900?950°C间进行,渗碳剂的种类多,渗碳的化学反 应复杂。对于钢件气体渗碳,无论采用哪种渗碳剂,其主要渗碳气氛的组分为CO和CH4。 CO的渗碳能力较弱,而CH4渗碳能力较强,产生活性C原子的反应,可选择下列四个独立 反应方程表示,即 2C0 二 C02+ [C] CH4=2Il2+ [C] CO+Ib二氏0+ [C] C0 二%O2+ [C] 渗碳过程渗碳过程可归纳为三个过程, 1) 炉内渗碳介质化学反应,产生CO, CH4等渗碳组分。 2) 渗碳组分向钢表面扩散被吸附,并与钢件反应,产生活性炭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反应 产物1【2、C02和H20、02等离开表面。 3) 碳原子像钢件内部扩散,形成碳浓度梯度分布的渗碳层。 渗碳过程中,碳原子被吸附反应的机理,1=1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先形成FesC薄层, 乂瞬息分解使碳碳溶入到奥氏体中;另一-种解释是碳原子直接溶解于奥氏体屮,达到 饱和时,才形成FesCo厉一种解释被多数人接受,因为形成化合物-FesC是以改变 铁的晶格方式进行,需耍更人的能量,因此碳原子溶入]古I溶体应在形成Fe3C之选。 但这并不排除钢屮如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时,碳与合金元素直接形成碳化物的可能 性。 (3)渗碳过程相关的重要参量 1) 碳势Cp。碳势是指表征含碳气氛在一?定温度下,改变钢件表面碳含最的能力的参 数。通常可用低碳钢箔(厚度<0.1mm)在含碳气氛屮的平衡含碳量來表示。 2) 钢屮碳活度8C。钢在渗碳过程屮奥氏体屮碳的饱和蒸汽压(pc)与相同温度卜-冇 墨标准态的饱和蒸汽压()之比称为钢屮碳的活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奥氏体屮有效浓 度。与气氛碳势(Cp)和钢件表而实际碳含量(Cs)之间的差值(Cp-Cs)之比为碳 的传递系数(0),它表征渗碳气?固相界面反应速度的常数,也称为碳的传递系数。 碳传递系数与渗碳温度,渗碳介质及气氛组分等有关。 4)碳的扩散系数。表征扩散过程速度的一个重要参量是扩散系数D。它的物理意义 是,在单位时间内,单位而积上,单位浓度坡度情况下通过的物理数量(g),它的 量纲是:cm/s或cm/do影响扩散系数最主要的渗碳温度,如不考虑钢屮碳与合金元 索含量的影响,扩散系数D与温度T (K)的关系可近似表达为D二DOe。渗碳温度 为800-1000°C时,碳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可用下式近似计算。 三、电火花强化P68 ?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