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足三里取穴方法 :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找穴时左腿用右手、 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 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 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 可摸到凸块(胫骨外 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 。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 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主治疾病 :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器官疾病、头痛、牙痛、神经痛、鼻部疾病、心脏病、呼吸器官疾 病、胃下垂、食欲不振、便痢、腹部胀满、呕吐等一切胃肠、腹部不适之主穴。此外,对更年期 障碍、腰腿疲劳、 皮肤粗糙也很有效。 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 本站有关该穴的治病 疗法有: 治疗神经衰弱 、治疗忧郁症 、治疗脚气 、 治疗慢性胃炎、胃痛 等。
补充内容: (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
足三里穴 Zu s a n[ST36 )
〖取穴方法〗 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
〖解剖〗 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 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疾病〗 胃痛,呕吐,噎膈, 腹胀 ,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 肿,癫狂 ,脚气,虚劳赢瘦。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 、梁丘穴 治 胃痛;配 内关穴 治呕吐;配 气海穴 治腹胀;配膻中 穴、 乳根穴 治乳痛;配阳陵泉穴、 悬钟穴 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注〗(I)足阳明经所人为 合”。 ⑵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⑶参考资料:a.据
报道, 针刺健康人和胃病患者的足三里和手三里,观察发现胃弛缓时针刺使收缩加强, 胃紧张时
变为弛缓,并可解除幽门痉挛。 b.据报道,针刺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患儿的足三
里、合谷、三阴交,可使原来低下的胃游离酸、总酸度、胃蛋白酶和胃脂肪酶活性迅速升高。 c.
据报道:针刺人及家兔的该穴,发现裂解素 (主要是裂解含有大量多糖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 能灭活某些病毒 )都有增加,人增加 17.85单位,兔增加 62.1 单位,两者均在针后 1 2小时增加最 显。d.据报道:针刺家兔的 足三里’、大推”可使其调理素明显增加,从而促进白细胞吞噬指数 的上升,增强其免疫能力。
〖别名〗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鬼邪穴,下三里穴。
〖穴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
〖名解〗
(1) 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
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 至本
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 如三里方圆之
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
(2) 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
本穴物质为 犊鼻穴 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 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
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 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 下陵。
(3) 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
(4) 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 则为胃之害。 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 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
胃经合。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
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 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 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稀湿脾土及天部的气态物。
〖运行规律〗地部脾土燥化水湿后固化于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循胃经上行。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创投行业的介绍.pptx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10).转场效果脚本开发.docx VIP
-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909工程升级改造——华虹集团建.PDF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9).常用视频效果脚本开发.docx VIP
- 礼记:大同.ppt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8).媒体文件导入导出脚本.docx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7).项目和序列管理脚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湖南专用).docx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6).视频处理自动化流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