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非口语论》颠覆百年语言学定论.docxVIP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颠覆百年语言学定论.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颠覆百年语言学定论 前些年,网上报道说,台北故宫搞了一次清代皇帝朱批“知道了”的展览,还推出了一款“朕知道了”胶带,卖得很火。大家在赞赏清朝历代皇帝书法之美的同时,还惊讶地发现:“原来皇帝也说大白话?”随便翻翻网页,也可以经常看到“古人说什么话”“古人说话也是之乎者吗”之类的问题,说明国人对自己的语言发展历史是十分关心的。 那么,古人究竟说什么话?近百年来的语言学家告诉我们: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古人说的就是“之乎者也”满篇的“文言”,以后才慢慢变成白话的。只要翻开大学古代汉语教科书以及中学语文课本,都会发现这样的说法。其中以王力先生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说:“文言文在上古是与口语一致的”(《中国文法学初探》)“所谓文言文,就是古代汉语”(《常用文言虚字》)。至于其他语言学家,也都是相同的观点。可以说,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解放后的语言学界,包括海内外的语言学家和汉学家,以及与语言学关系密切的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众口一词,绝无例外。 但近日出版的南开大学孟昭连教授的《之乎者也非口语论》(江苏人民出版社)对上述结论提出严重质疑。从书名上就可看出,作者否定古代文言是汉语口语的权威观点。这部近60万字的著作,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和严谨的分析推理,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古代文言中的虚词只是文人写文章用的“非口语成分”,用来表示语气、停顿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文言虚词只表现在书面语中,在古人的口语中并不存在。该书作者认为,古代汉语有两套表达系统,一是全民口语,二是文人的书面语,二者载体不同,既有联系,又有相当大的区别。文言书面语是由口语成分加上非口语的文言虚词构成的,构成比例不同,就形成了文言、半文半白以及白话的不同语体。 一、“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是一个假命题 关于古代书面语是否与口语一致,本来并不是一个研究课题,因为古人对这个问题很清楚,文人写的文章与说的话不一样,每个人都有深切体会。比如王充在《论衡》中就抨击了当时“文语与俗不通”的现象,主张“直露其文,集以俗言”“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说明汉代书面语与口语是有相当距离的。再如唐初刘知几在《史通》中批评史官“怯书今语,勇效昔言”的复古行为,说明当时的书面语与时代口语也不一致。清人阮元也认为古代书面语与口语的差距盖由二端,其中之一是由于书写的困难,“古人无笔墨纸砚之便,往往铸金刻石,始传久远;其著之简策者,亦有漆书刀笔之劳,非如今人下笔千言,言事甚易也”。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也说:“对于这问题,现在的学者们虽然并没有分明的结论,但听他口气,好像大概是以为一致的;越古,就越一致。不过我却很有些怀疑……我的臆测,是以为中国的言文,一向就并不一致的,大原因便是字难写,只好节省些。”按照鲁迅的说法,20世纪30年代学界对古代书面语与口语关系的认识虽无定论,但“一致论”已经露头。而这个观点的出现是与西学东渐的兴起直接有关的,是套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西方语言理论的结果,并没经过任何实证的过程。不幸的是,这个未经证明的假命题成为后世汉语研究的基本前提。既然古代(尤其是先秦两汉)书面语与口语是一致的,书面语是口语的忠实记录,所以语言研究者顺理成章地将书面语当成口语研究,把书面语中的词汇、语法当成古代老百姓口语中的词汇、语法。当代有关汉语史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汇、语法研究的一系列结论,都是这么得出来的。但问题在于,“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的观点,是不是正确的?如果这个大前提本身就不能成立,那么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种种研究结论,怎么可能是正确的? 《之乎者也非口语论》作者通过考察从先秦到明清的文言与白话书面语,收集了大量例证,经过深入的对比分析,认为“之乎者也”等文言虚词不可能是古人口语。比如在先秦文言书面语中,语气词的运用十分混乱,矛盾百出。同为孔子所出,《论语》中的“之乎者也”满篇,而《春秋》却一个语气词也没有,而且其他虚词也极少。同是疑问语气,《左传》多用“乎”,《梁传》几乎全用“也”,《公羊传》却基本上什么语气词也不用。二人对话,问者与答者可以用同一个语气词。甚至在同一句话里,“也”既可表达疑问语气,同时又可表达肯定语气。显然,这些矛盾现象在口语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否则,口语的交流就无法进行。对这样的语言现象,笃信“先秦书面语与口语一致”的语言学家,要么避开不谈,要么争论不休,甚至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荒谬解释。比如《左传·隐公二年》:“此其如专行之辞,何也?曰:非专行也。”一句话中,问和答两种相反的语气,都用“也”来表示。这就好比两个人对话,张三问:“你吃饭了吗?”李四答:“我吃饭了吗。”张三又问,“你把钱带来了吧?”李四又答,“我没把钱带来吧。”这样的“语言奇观”,能出现在古人的口语中吗?稍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