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可能性初探.docxVIP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可能性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可能性初探 [提要]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都有它的历史,那马克思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传播也是具有它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外历史上任何一次文化移植一样,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从1917年的十月革命算起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呢? [关键词] 文化;时代;马克思主义 [作者简介]雷梦莎(1985—),女,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江西省南昌330063)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的国际无产阶级思潮,约在 100多年前就在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几经波折,但最终为中国所接受并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都有它的历史,那马克思在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传播也是具有它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外历史上任何一次文化移植一样,是具备一定的条件和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从1917年的十月革命算起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呢? 一、传统文化的认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基础 中国哲学的丰厚底蕴和他所具有的巨大融合力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文化的落地生根,显然是十分适宜的,因此它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传统哲学在很多方面是可以互相会通和融合的,而这些一致性使得中国社会能够更好地接受、理解和吸收它。 近代中国之所以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除了客观的历史条件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追求,如强调人伦关系、追求和谐等与马克思主义当时对生产关系的强调,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批判等在一定程度上不谋而合。同时,中国传统的模糊性思维也为具有规范性理论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理论的主要观点,而中国古代知行合一的说法与其表达的意思一致,都是表达认识事物和实际实践相统一才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中国古代的典籍《墨子》纳入了许多科学技术,还有许多人将墨学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陈启超说过:“现在,俄国政府下的经济组织,还有很多实行墨子的理想。墨子又是一个大马克思,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在唯物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墨子的唯物观甚至比马克思还要极端。”[1] 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吕氏春秋中就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之天下”的思想,并且提出了大同世界这种社会模式。这是一种理想模式,这与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相吻合。 所以其实中国的传统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和谐不冲突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较小,因此可以被互相认同。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全人类的伟大历史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也被中国的传统文化所影响,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存在一定的通融性。而这些因素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实验失败后的必然选择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部西方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民族矛盾,这两座大山让这个古老的大国内忧外患,不堪重负。而在长期的战争之中,中国的国力也遭到了巨大的创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先进分子曾经历尽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他们真诚地希望效法西方,建立资产阶级现代国家,使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但是,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在实践中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碰壁。 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就设立了译馆,翻译外文报纸,并编译成《四洲志》,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 19世纪中叶,中华民族加大了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兴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实质上是一个从军事上、技术上寻求西化的运动。洋务派提出了“富国强兵”的主张、开展了“制器练兵”的行动,他们认为求富是求强的先决条件。甚至在洋务运动时期有不少先进分子就提出不仅要在技艺上而且要在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上学习西方的主张,还开始向海外派遣留学生,西式教育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人在思想上摆脱了愚昧,逐渐开始思想解放。其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等。[2] 而到了1898年, 康有为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集中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变法。维新派康有为采取了中国传统的今文经学形式,以孔子改制之说来论证维新。严复作则从西方自然科学入手,摒弃儒家今文经学形式,否定洋务派之“中体西用”论,举起向西方学习的旗帜。 随后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批判康梁改良主义,播殖资产阶

文档评论(0)

wh45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