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中间体市场特征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医药行业中间体市场特征分析 目前,我国每年约需与化工配套的原料和中间体 2000 多种,需求量达 250 万吨 以上。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基本能够配 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我国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价格较低,有许 多中间体实现了大量出口。 我国医药中间体领域面临三大发展机遇 苯乙酸需求继续增大 我国B—内酰胺类抗生素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目前几乎所有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除专利期内的品种外)我国都能生产,而 且成本很低, 青霉素产量居世界前位, 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 头孢类抗生素基 本能够自给自足,还能争取一部分出口。 目前,与B—内酰胺类抗生素配套的中间体我国全部能够自己生产,除了半 合成抗生素的母核7 — ACA和7 — ADCA需要部分进口外,所有的侧链中间体均 可生产,而且大量出口。 以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配套中间体苯乙酸为例,我国现有苯乙酸生产 厂家近 30 家,总年产能力约 2 万吨。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最大的年产 2000 吨,其他大多年产数百吨。 2003年国内苯乙酸总需求量约 1.4 万吨,消费结构 为:青霉素G占85%,其他医药占4%,香料占7%,农药及其他领域占4%。 随着国内香料、医药、农药等行业的发展,苯乙酸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预 计到 2005 年,我国医药工业将消耗苯乙酸约 1.4 万吨,农药行业将消费 500 吨, 香料行业约消费 2000 吨。再加上其他领域的消费量,预计 2005 年国内苯乙酸 总需求量将达 1.8 万吨。 含氟吡啶类中间体成热点 目前,我国已开发并已投入批量生产的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有诺氟沙星、环 丙沙星、氧氟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其中诺氟沙星、环丙沙 星、氧氟沙星生产量最大,约占国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总产量的 98 %。 喹诺酮类一般由含氟苯环合成含氟喹啉类化合物后与哌嗪(或甲基哌嗪)缩 合而得。由于我国萤石储量丰富, 因而是世界含氟药物和中间体产量最大的国家 之一,有 80%以上的含氟中间体供应出口。从整体上看,我国氟苯类中间体发 展较早,目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 三氟甲苯类中间体发展较晚, 近年来发展速度 较快;而对于杂环芳香族化合物特别是含氟吡啶类, 我国目前只有个别研究单位 和生产厂家拥有含氟吡啶类中间体的合成技术, 因此,含氟吡啶类中间体将成为 今后几年国内含氟中间体研发的主要方向之一。 对氨基酚缺口较大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国,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 等品种的产量均超万吨, 非那西丁、氨基比林、 安替比林等品种的产量超过 1000 吨。目前我国解热镇痛药的产量增长很快, 预计今后还将以 8%左右的速度增长。 为解热镇痛药配套生产的中间体产量大,生产企业多。随着解热镇痛药的增长, 其中间体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3 年国内扑热息痛消费量快速增加,出口也呈迅猛增长势头,出口量为 28163 吨,全年出口量同比增幅达 1 倍左右。 到 2004 年上半年其出口增速虽然放慢,但依然有所增长, 2004 年 1~5 月 扑热息痛的出口量为 12501 吨,略高于去年同期。对氨基酚是合成扑热息痛的 重要中间体,近年来也增长迅速。目前,我国对氨基酚年产量约为 3.2 万吨,预 计到 2005 年,国内扑热息痛产量将达到 5 万吨以上,医药工业将消耗对氨基酚 4.5 万吨,再加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2005 年对氨基酚总需求量约为 5 万吨, 市场缺口较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我国医药中间体全行业呈现六大特点 由于出口医药中间体不像出口药品那样会受到进口国的种种限制, 以及世界 医药中间体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目前中国医药生产所需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 基本能够配套,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口。而且由于中国资源丰富,原料价格较低, 有许多医药中间体还实现了大量出口。 药品生产需要大量特殊化学品。这些化学品原来大多由医药行业自行生产, 但随着社会分工深入与生产技术进步, 医药行业已将一些医药中间体转移至由化 工企业生产。目前,中国医药行业每年约需化工配套原料和中间体 2000 多种, 需求量达 250 万吨以上 目前中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有六大特点: 一是企业大多为私营企业, 经营灵活, 投资规模不大,基本在数百万到一两千万元之间;二是企业地域分布比较集中, 主要以浙江台州和江苏金坛为中心; 三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 企业建设环 保处理设施的压力正在加大;四是产品更新速度快,一般入市 3?5年后利润率 便大幅度下降,迫使企业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或改进工艺, 才能获得较高的利润; 五是由于医药中间体生产利润高于一般化工产品, 生产过程又基本相同, 有越来 越多的小型化工企业加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