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三大特性.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认知语言学中的三大特性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三大特性分别是:语言的体验性、语言的隐喻性,语言的理据性。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来讨论这三大特性。 关键词:体验性;隐喻性;理据性 一、语言的体验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人际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是基于感知和体验基础上的高级认知活动。身体的感知和体验是高级认知活动必要的基础。语言的体验性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音義体验性。音义体验性来源于生活。例如:字母A源于牛头符号,牛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好处,可以耕地,提供牛肉供人食用,牛皮还可以做很多皮制物。 2.词汇体验性。词语的形成基于我们的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之上,大多与身体经验和空间直接相关。例如:(1)同是“地瓜”,在中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名称,反映着不同的概念化和词汇化的方式。从外表的颜色来命名:红薯、白薯;从出处和产地来命名:地瓜、番薯。(2)英语单词“go”和“enter”,“go”概念化的是路径,“enter”概念化的是路径和目的地。 3.词法体验性。词法是人们体验和认知后的语言外化表现。例如:(1)名词的性是基于人们对自然生物体性别的认识;名次的数是基于人们对事物计数这一生活需要上的认识。(2)指示代词“this”,“that”等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空间距离的认识。 4,句法体验性。Talmy在分析各种类型的身体体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抽象的意象图式,然后建立了基本的句法结构。例如:生活中,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做出大量的动作,如仅凸显动作本身,而不涉及具体的动作对象就出现了不及物动词和主谓构式;如果凸显动作对象,就出现了及物动词和主谓宾构式。 5.语篇体验性。人们通过自身对客观世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例如:有人问:“你住在哪里?”回答者就不能回答:“我姓王”。 二、语言的隐喻性 语言中的隐喻是人类进行高层次思维和处理抽象概念的一个手段。隐喻形成的基础是相似和联想。我们首先在概念上把两个事物在概念上联系起来,找到它们的相似性,然后用一事物概念隐喻另一事物。语言的隐喻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词语产生的隐喻性、词义发展的隐喻性和语言运用的隐喻性。 1.词语产生的隐喻性指语言的创造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人类创造新词的手段。例如:(1)希腊神话中的缪斯Muses是主管音乐、诗歌、舞蹈、天文等九位女神的总称。他们喜居于希腊南帕那萨斯山脚下以及赫利孔山上的名泉之中。出于对缪斯女神的敬仰,古希腊人把艺术作品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物品放置在缪斯神庙,即mouseion里面。后把博物馆都称作museum。(2)合成词也有相关现象,如football足球,waitingroom候车室。 2.词语发展的隐喻性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发展、变化和引申的重要手段。例如:head“头”,在原义的基础上有多个隐喻意义。可以喻指领导、生命、智慧、总店、尖子生等。 3.语言的运用的隐喻性指语言的运用得益于隐喻。例如:a worm’s eye view 只了解极少一部分;a party pooper扫兴的人;The world is your oyster.随心所欲;when pigs fly 完全不可能;use your loaf 动动脑子。 三、语言的理据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理据性,也就是说形式和意义之间有理可循,有据可查。语言的理据性可以体现在义与义之间的联系、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形与形之间的联系。 1.义与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语义层面,其中主要有词源理据、隐喻或转喻理据。例如:一词多义现象,以原型意义为中心,经过隐喻、转喻等认知机制,不断向外辐射,形成一个辐射型的语义网络。in the house 中“in”的意象图式表示“在容器内”;in my way中“in”的意象图式表示“阻碍”。 2.形与义之间联系的理据主要有三种:数量理据、顺序理据、象声理据。(1)数量理据:语符越多,心智加工越多,传递的信息越多。例如:apples 指的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苹果而不是一个苹果。(2)顺序理据:反映的是日常生活中动作发生的先后。例如:在Talmy的餐馆脚本中,事件的顺序框架是“先进餐馆,找桌子空位坐下,点餐,吃饭,结账,离开”。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找空位坐下,进餐馆,吃饭,点餐……”是不合理的。(3)象声理据:最典型的例子是象声词。例如:英语中的“bang”,“mow”; 汉语中的“叮咚”,“哗啦”,“哈哈”。 3.形与形之间联系的理据主要指发生在语音层面上的头韵法。例如:spit, spew,spot,spy……,以/sp/开头的单音节词都包含“令人不快的”的意义;汉字中带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