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和实践路径.docxVIP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和实践路径.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和实践路径 摘要: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更重要的它还是中国在对社会主义追求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国近代以来在对现代化的追求中传统理想的嬗变、传统辩证思维的弘扬、对资本主义的判断,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前提。在现代化过程中,对这些历史前提中提出问题的破解,就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现代化;实践哲学;大同理想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09)01—0032—07 收稿日期:2008-09-11 作者简介:董四代(1947--),男,河北蠡县人,武夷学院管理系教授,天津师大博士生导师。 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前提、发展道路和历史任务与原生态科学社会主义有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有一个从形式到内容全面深入的过程。那么,中国人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社会前提是什么,在这个前提中包含了哪些历史的命题?这不能从马克思主义谱系中提出一个先验模式,而是要坚持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世界背景,认识中国现代化追求中文化观念的转变,研究中国人选择和认识社会主义的过程,并且从中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贯通,以及这种贯通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深入,相应的成果不断出现。安启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何萍、李维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雍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等专著,都是从哲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的。美国学者阿里夫·德里克也就该论题发表论文《后社会主义?——反思“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载苑洁主编的《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侧重从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的角度认识该问题,给人一定的启发。从历史的进程看,中国人首先接受了社会主义的目标,进而是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探索着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这其中包含了许多历史的命题。因此,我们就要从文本互读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理想的沟通;从对资本主义判断和现代化追求的关系上,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从唯物史观对中国传统辩证思想的吸收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制。 一、近代以来大同思想的演变及其与社会主义的贯通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西欧社会发展论断的那样,是社会化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所导致的结果,而是首先接受了社会主义的目标,然后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探索了如何走向社会主义。 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任务是为发展资本主义呜锣开道。但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全世界的扩张,中国的启蒙思想家已经不能像西方启蒙思想家那样,把资本主义描绘成一个“理性王国”,如何“外之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既借助西方自由、平等、人权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又探索出一条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通路,这就成为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苦苦求索的问题。 社会主义被中国人所认同,是在传统社会危机爆发、工商业获得发展、现代文化得到弘扬、自由平等理念开始萌生、现代化历史任务被提出的背景下实现的。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已经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老路。因为,它既没有机会和能力取得国际市场,也不可能形成国内统一市场。处在中西文明撞击,传统与现代交织下的先进中国人,一方面把来自西方的自由、平等、人权观念“本土化”,并以此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含义;另一方面又把中国传统的大同、小康思想置于现代文明之中,表达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和现代化追求。 康有为作为近代启蒙大师,根据历史进化论,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从歌颂古代转向了追求未来。他在《礼运注》中说:“大道者何?人理至公,太平世大同之道也,三代之英,升平世小康之道也。孔子生据乱世,而志则常在太平世,必进化至大同,乃孚素志,至不得已,亦为小康。”他一方面主张通过改革,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由“塞”到“通”的转变,使中国由“据乱”走向“升平”小康,破除“九界”实现“大同”,以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他又根据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趋势,否定了资本主义,提出了一个文明发达、消灭国家、人人自由平等的世界大同远景。历史证明,由于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导致了在社会发展道路选择上并不容易与资本主义相耦合,从而在提出现代化任务时,从社会终极目标上否定了资本主义。 艾森斯塔特说:“无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在理论上有多大区别,有生命力的现代社会的建立实际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传统社会的某些因素。”康有为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现代含义时,表达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

文档评论(0)

yz759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